美“海狼”號核潛艇抵達日本
10月上旬,美國海軍海狼級攻擊型核潛艇首艇“海狼”號,抵達日本橫須賀基地。這款號稱美國海軍目前最昂貴、最安靜、數量也最少的攻擊型核潛艇,再度到訪波詭雲譎的東亞地區,將掀起怎樣的風浪?
“最先進”攻擊核潛艇
海狼級核潛艇設計工作始於1983年,最初為深水作戰而研發,以對抗蘇聯潛艇。美國海軍曾計劃在10年內建造29艘該級潛艇,受成本和預算等因素影響,最終隻建成3艘。
外媒稱,作為美軍“最先進”的攻擊型核潛艇,海狼級具備3個顯著特點。一是下潛深度大。海狼級採用強度更高的HY-100特種鋼建造,公開披露的最大下潛深度達600米,遠超一般潛艇約300米的最大下潛深度。二是靜音性能好。海狼級外部採用消聲瓦,內部採用減震浮筏,在20節的巡航速度下,幾乎難以被聲吶探測。三是水下航速高。該級潛艇動力系統是一台S6W壓水反應堆,輸出功率達到220兆瓦,約等於30萬匹馬力,在不考慮噪音情況下,最高時速可達35節,甚至高於一般水面艦艇。
美國海軍稱,“海狼”號及另兩艘同級潛艇異常安靜、快速,且裝備精良,配備了先進的傳感器。該核潛艇配備8具660毫米魚雷發射管,可發射MK-48重型魚雷、“魚叉”反艦導彈、“戰斧”巡航導彈等,備彈高達50枚。該級核潛艇經改裝后還具備特戰性能:可外挂小艇搭載特種兵,潛伏到他國近海后,將小艇釋放執行特戰任務。其潛艇本身也可執行水下竊聽、搜集情報等任務。
攪動地區安全局勢
海狼級核潛艇抵達的橫須賀基地,是美國海軍第7艦隊和日本海上自衛隊司令部所在地,也是美軍航母在東亞的唯一母港。美軍曾宣稱,“沒有橫須賀,第7艦隊就難以圓滿完成任何軍事和政治任務”。“海狼”號此次到訪,釋放出多重信號。
就美軍而言,可以看作是其有意展示前沿部署、施展軍事威懾。近年來,美國海軍向西太平洋地區部署核潛艇“秀肌肉”的頻率明顯增加。2021年“康涅狄格”號在南海海域發生撞擊事故,就表明其當時正在執行威懾任務。美國核潛艇也多次停靠關島基地,今年8月,美國海軍還將弗吉尼亞級攻擊型核潛艇的母港設在該基地。
就美日同盟而言,此舉表明美日將推進在海洋戰略方向全方位防務合作。美日計劃將水下潛艇、水面航母和空中艦載航空兵進行整合,形成更強的體系作戰能力。此舉將對亞太地區軍事平衡和安全前景產生較大負面影響,相關動向值得周邊國家高度警惕。
難挽西太美軍頹勢
冷戰結束后長達20多年時間裡,以海狼級為代表的美軍核潛艇部隊曾風光一時,輕易不會動用。如今,海狼級再次作為威懾主力被部署在西太地區,很大程度上是由於美軍航母打擊群的威力已大不如前。分析稱,無論是搭載高超音速武器,還是延長艦載機作戰半徑,美軍航母打擊群都已很難突破對手的反介入/區域拒止防衛圈,隻得越發倚重行蹤更加隱蔽的核潛艇。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海狼”號竟是美國海軍目前唯一可用的海狼級核潛艇。2號艇“康涅狄格”號於2021年10月發生撞擊事故,目前仍處於維修狀態,預計2026年初才能恢復服役。3號艇“吉米·卡特”號,採用可用於特種作戰、戰術監視和水雷戰的先進技術,排水量12158噸,長約138米。據美國皮吉特灣海軍造船廠稱,“吉米·卡特”號於8月21日停靠在華盛頓州布雷默頓的一個干船塢進行定期維護,“康涅狄格”號核潛艇也在該地接受維修。海狼級可用兵力捉襟見肘,也折射出美國海軍艇員素質和后勤保障能力不足等問題。(王大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