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陸軍強化小型無人機部署
美國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為美陸軍FTUAS項目研制的無人機。
據美國媒體報道,美陸軍正在購買數百架小型無人機,作為步兵最新必備作戰武器。這意味著美陸軍“未來戰術無人機系統”(FTUAS)項目正加速推進,將對未來戰爭形態演進產生深遠影響。
更新迭代早有規劃
美陸軍無人機在部署上可分為營及以下級別、旅級、師及以上級別3個層級,分別對應機體尺寸上的小、中、大型無人機。其中,部署在旅級作戰單位的RQ-7無人機,已充當美陸軍無人機主力長達20余年。然而,隨著時代變遷和戰爭形態發展,該型無人機暴露出引擎噪聲過大、運輸和維護困難等問題。
為盡快替換RQ-7無人機,美陸軍於2018年啟動FTUAS項目選型競標活動。2023年2月,美陸軍正式選定諾斯羅普·格魯曼等5家公司參與競標,確定該項目未來3年5個開發階段的合同。受俄烏沖突影響,美陸軍於2023年6月提出採購更小型的連級無人機,在選定“幽靈X”和C-100無人機后,於今年9月簽訂首批訂單。
今年2月,美陸軍參謀長蘭迪·喬治宣布“接觸轉型”計劃,即軍隊購買現成民用產品,交給士兵進行戰斗測試。美陸軍採辦主管表示,FTUAS項目將成為“接觸轉型”計劃重要試點。5月,美陸軍正式確立FTUAS原型發展計劃,擬在2025財年完成“競爭性原型機”制造和評估工作,2026財年投入全面生產。
作戰性能大幅提升
據報道,美陸軍即將採購的小型無人機系統,性能較RQ-7無人機有大幅提升。
採用模塊化開放系統架構。新型無人機翼展約35米,機長約13米,內部空間可容納多種任務載荷。通過標准化的接口和協議,各種傳感器、武器系統和通信設備都能集成到無人機平台,形成一個集成化的作戰系統,有助於簡化系統維護和升級過程。
能源管理和動力系統較為高效。依托先進電池和能源回收技術,新型無人機可連續飛行40小時,飛行高度達19.5千米,能在對方防空系統難以觸及的高度活動,甚至可在高海拔地區保持穩定飛行狀態,擁有持續的偵察和監視能力。
通信及數據鏈技術較先進。通過採用高速通信系統和前沿數據處理技術,新型無人機能與地面指揮中心實時通信和傳輸數據,確保對戰場態勢及時了解和精確分析。借助先進數據鏈技術,無人機之間能進行信息共享和高效協同。
編制調整緊隨其后
根據“接觸轉型”計劃,美陸軍現有3個旅級單位被列為率先配發、試驗和評估小型無人機的試點單位,即第101空降師第2旅、第25步兵師第2旅和第10山地師第3旅。為最大限度發揮無人機的效能,美陸軍設計並試行新的編制。
第101空降師第2旅組建了由旅直轄、以無人機為重點裝備的多職能偵察連,下轄3個偵察排、1個電子戰排和1個機器人與自主系統排。每個偵察排配備6架小型無人機,機器人與自主系統排則配備大型無人機。該旅下轄的3個營也各新組建1個無人機排,每個排配備12架小型無人機。美陸軍第25步兵師第2旅旅長懷特表示,該旅各步槍排已全面部署小型無人機,每個排配備5至7架,共計100余架。
有分析人士認為,美陸軍無人作戰力量雖已實現獨立編成,但規模不大,發揮的作用有限,很大程度上是試驗性的。不過,隨著無人作戰力量的重要性凸顯,其編制規模和佔比將持續提升,或將催生新的作戰樣式。(王大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