崗位雖小作用卻很大,來感受這群基層教練員的奮斗與思考
第76集團軍某旅官兵進行戰術訓練。布仁德力格爾 攝
天灰蒙蒙的,雨絲落在下士廖秋雨的帽檐上,形成一層白色的薄紗。
作為第76集團軍某旅最年輕的傘降訓練教練員,廖秋雨獲得了參加旅“四會”教練員集訓的機會。
以往,不同專業的教練員大多活躍在不同的訓練場,很難坐下來交流。這次,因為“四會”教練員集訓,他們齊聚一堂。
集訓第一課,他們要回答同一個問題:我們要成為什麼樣的教練員?
今年,新修訂的《陸軍軍事訓練大綱》開始施行。“新《陸軍軍事訓練大綱》對許多課目的方法流程、條件設置、考評標准進行了新規范。”該旅作訓科李科長說,新變化意味著新要求,今年或許是對旅隊教練員考驗最大的一年。
基層教練員崗位雖小,作用卻很大。今天,我們走進第76集團軍某旅,感受這群基層教練員的奮斗與思考。
挑戰之大
“隻有努力迎接變化,才能加速成長”
研究完新《陸軍軍事訓練大綱》,二級上士郝曉帥感覺有了“本領恐慌”。
這個臂展長達1.95米的手榴彈教練員,是連隊最優秀的“投手”。一直以來,他牢牢站在連隊手榴彈投遠課目第一名的位置。
新《陸軍軍事訓練大綱》施行后,郝曉帥擅長的“投遠”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甩、拋、塞、滾及投准5種擲手榴彈方式。
這些變化,意味著以往的一些訓練經驗失效,郝曉帥必須從頭開始。他用的是“笨”辦法,將新《陸軍軍事訓練大綱》帶在身上,逐字逐句地研究,拉著老班長一起討論,向兄弟單位的戰友請教……
摸清每個動作細節、掌握動作要領后,郝曉帥開始組織全連官兵訓練。
幾次模擬考核后,郝曉帥發現:以往,他總能輕鬆奪得連隊第一﹔現在,年輕戰友能夠更快地適應新變化,他隻能保持中上水平。
身為教練員,成績還沒戰友好,郝曉帥臉上有些挂不住。
郝曉帥隻能加練。一段時間后,他的成績提升了許多,但依舊拿不到第一。他分析說:“新《陸軍軍事訓練大綱》更加貼近實戰,更考驗戰場綜合能力,僅憑單一特長很難取得課目優勢。”
與郝曉帥不同,三級軍士長張華杰認為,新《陸軍軍事訓練大綱》的挑戰更多在於如何組訓。
張華杰是一名軍事體育教練員。新《陸軍軍事訓練大綱》新增了一項體能組合練習,裡面涉及推雪橇、翻輪胎等30多種訓練動作。
張華杰經常帶隊參加比武集訓,與院校軍體教員進行過多次交流。雖然新《陸軍軍事訓練大綱》裡增加的內容有些並不常見,但每個動作該怎麼練、如何發力,他都見識過。
難點在於訓練器材的保障。大多數訓練器材可以申領或者採購,但一些不常見的訓練器材隻能自己動手做。他畫出圖紙,找來會電焊的戰友,用鐵架子、鋼管一個一個焊出來。
場地設置問題也曾困擾張華杰許久。一套組合訓練包含若干動作,每個動作要求間歇10秒,循環4組。這樣一來,如果“一”字排開,不符合動作之間的間歇時間﹔如果圍成一圈,動作之間的連接又不順暢。
最終,張華杰決定將這些動作重新排序,並設置成正方形布局。
訓練展開不久后,張華杰又發現了問題:有的戰友一開始練得特別猛,消耗體能過多,導致完成不了整個訓練﹔有的戰友為了提高速度,動作變形,造成訓練傷……
如何平衡達標達限與安全科學訓練之間的關系,對張華杰等教練員來說是一場全新的挑戰。
“教練員群體關乎新《陸軍軍事訓練大綱》在基層末端的實施效果,更關乎部隊能否快速適應未來戰場。”該旅作訓科張參謀說,“教練員群體隻有努力迎接變化,才能加速成長。”
勝戰之憂
“對戰場情況多想一點,組訓教學就更實一步”
時間還剩最后一分鐘,破拆爆破手、下士張輝仍然沒有排除全部爆炸物。汗水從他臉側滑過,一滴接一滴落在地上。
這是比武開始前某小隊集訓時的一幕。場外,教練員、一級上士和壯康似乎比張輝還緊張。
“啪”,隨著一根連接線被剪斷,張輝完成了排爆任務,和壯康也終於鬆了口氣。
為了幫助張輝更好地完成比賽,和壯康利用集訓單位的空房間,搭建簡易爆破專修室,整理出爆炸物識別與排除操作流程、爆破線路設計與拆除方式等10余種規范。
組織針對性訓練時,和壯康不斷提升張輝的訓練難度,設置的模擬排爆場詭雷多、線路復雜、地雷埋設點隱蔽。
在和壯康看來,破拆爆破手的訓練必須嚴之又嚴。一方面,這個專業本身危險系數大,容不得半點失誤﹔另一方面,因為破拆爆破手有著“配屬”特性。
在和壯康的軍旅生涯裡,還沒遇到過專門的爆破專業比武——爆破專業很少單獨設置競賽項目,破拆爆破手通常隨小隊參加連貫比武。
這意味著,一名破拆爆破手沒教好,就會影響整支小隊的訓練水平,甚至會導致一場任務的失敗。“不能‘期待’第二次機會,要把每一次訓練當成實戰。”和壯康說。
在和壯康的嚴格要求和科學訓練下,200余名優秀破拆爆破手成長起來,10余人隨小隊參加上級比武獲得表彰。
與和壯康相比,三級軍士長宋振海的比武經歷豐富得多,國際競賽和全軍比武他都參加過。
在宋振海看來,以身作則是教練員必須具備的品質。當兵第10年時,他以傘降教練員的身份參加了一次國際比武競賽。
那一次,他們要完成空中滲透課目。作為偵察引導員,宋振海第一個躍出機門。惡劣的天氣影響著他對地面情況的判斷。距離地面10米左右時,他發現自己快要超出降落中心點,便立即拉動操縱棒,使降落傘的傘衣失效。
最終,宋振海重重地砸在中心點。他這一“砸”,確保了其他跳傘員安全著陸,也為比賽的勝利贏得了先機。
“隻有和隊員們一起經歷過,才能了解他們。參加比武,不僅是証明自己,更是要豐富經驗,為教學打下基礎。”宋振海說。
前不久,該旅組織了一場協同訓練。關鍵階段,突擊組搶佔陣地剛剛開始,該課目教練員、三級軍士長趙濤卻叫停了訓練。
“突擊組沖得猛,卻忽視了火力組的攻擊節奏……”趙濤點評說,協同訓練不僅要練技能、練戰術,更要練思路、練策略。每一個被忽略的細節,上了戰場都可能成為“敗筆”。
這是趙濤的組訓理念——訓練中,有問題必須及時糾正。“我們教好官兵基本技能的同時,更要培養他們的實戰化意識。”他說。
在作訓科李科長看來,趙濤這樣做,樹立了一種鮮明的導向。“對戰場情況多想一點,組訓教學就更實一步。”李科長說。
練戰之能
“要有探路者的精神,才能跟上時代腳步”
背著氣瓶、踩著腳蹼,三級軍士長王軍利緩慢地向湖泊移動。
陽光照在湖面上,反射出淡藍色的光芒。此刻,王軍利無暇欣賞美景。眼前這個淡藍色的湖泊,令他全神貫注。
王軍利是水上滲透課目教練員,有著15年游泳經驗和400多小時潛水經歷,完成過多次海上萬米游。
但這一次,情況有所不同。這裡的海拔超過4000米,還沒開始下潛,王軍利就感覺心跳加快。
高原潛水,意味著溫度更低、氧氣濃度更低,潛水員需要穿著特殊潛水服、帶更重的鉛塊……一系列變化,給王軍利造成了巨大的壓力。
潛水是高難課目,對教練員的要求更為嚴苛。需要帶多少配重、能潛多長時間、遇到特情怎麼處置等,教練員必須慎重考慮。
新《陸軍軍事訓練大綱》施行以來,王軍利負責的課目中多了一項高原潛水內容。盡管這是一項選訓內容,該旅還是將這個課目列入日常訓練計劃。
“時間不等人,今年正好有高原駐訓任務。”作訓科李科長說。
試潛訓練順利完成。王軍利發現,不僅人會有高原反應,裝備也會有高原反應。為此,他們開始對各類潛水裝備進行測試,採集工作數據,調整任務方案。
“隻有不斷提升訓練水平,才能在未來戰場上游刃有余。”王軍利說。
該旅無人機教練員、中尉司伯鈞非常認同王軍利的觀點。執教時,他一直貫徹“嚴於大綱、高於大綱”的理念。
今年上半年,司伯鈞帶隊參加上級組織的無人機比武集訓。無人機訓練,是新《陸軍軍事訓練大綱》中新增的一項課目。隊員是6名從來沒有使用過無人機的官兵。
一切從零開始。3個多月時間,他們白天飛任務、夜裡學理論。比武那天,他們順利完成模擬飛行、基礎飛行、越障礙飛行等多個訓練內容,並以高出第二名40分的好成績奪冠。
即便已經取得好成績,但司伯鈞沒有停止前進的腳步。為更好適應未來戰場,他又開始學習其他課目的教學,並將這些課目與無人機結合起來訓練。
這名年輕的教練員告訴記者:“要有探路者的精神,才能跟上時代腳步。”(孫儷翎 趙陽泱 王鈺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