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廣東省湛江市軍地合力探索國防教育新模式

“紅領巾”奔赴星辰大海之約

2024年11月28日08:52 | 來源:中國國防報
小字號

在湛江軍事文化博覽園,空軍退役飛行員田欣民為學生講述戰斗故事。侯坤 攝

南海守島戰士申嘉勇向湛江南海學校學生展示國旗。侯坤 攝

“現將這面曾在西沙中建島上升起的國旗贈送給你們,希望你們守護好它!”“我是學校國旗護衛隊擎旗手,我們一定不負重托!”前不久,一面曾經在西沙中建島上升起的五星紅旗,在南海守島戰士申嘉勇和戰友護送下,一路輾轉來到廣東省湛江一中。

在全校3000多名師生及南海守島官兵代表見証下,這面國旗,被贈予該校國旗護衛隊。官兵和該校全體師生舉行庄嚴的升旗儀式,紀念這一光榮時刻。

升旗儀式結束,該校組織了“天涯哨兵”國防知識講座,由南海守島官兵代表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

申嘉勇和戰友此行共送出2面曾在南海島礁上升起的國旗,另一面被湛江市和南部戰區海軍共建的湛江南海學校收藏。收到國旗當天,該校舉行了首批“南海島礁班”揭牌成立儀式。

當“永興島班”標牌挂上教室門楣,七年級一班學生臉上寫滿了自豪和喜悅。永興島、中建島、赤瓜礁……這是部分南海官兵駐守島礁的名字,也將成為湛江南海學校一個個班級的名稱。

“我和我的南海”故事分享會環節,南海守島官兵代表為學生講述守島故事,還帶來一份特殊的禮物——來自南海島礁的礁沙。“爺爺和爸爸告訴過我,每一粒沙子都是國土。我未來也想當海軍,繼承他們的事業。”湛江南海學校學生周裔欽,父親是一名現役海軍軍官,祖父曾參加過南沙海戰。小心翼翼接過裝著礁沙的玻璃罐子,他的神情難掩激動。

“讓部隊特色元素、優良傳統與學校班級建立鏈接,旨在拓寬和深化軍地雙方在共建共育方面的合作。”南部戰區海軍某大隊政治工作處領導介紹。

湛江,位於祖國大陸最南端,是國家經略南海、挺進深藍的橋頭堡。作為駐軍大市,“軍愛民,民擁軍,軍民魚水一家親”的情懷,深深厚植於當地干部群眾心中。

一面國旗,一群天涯哨兵,一罐罐礁沙,讓國家和“祖宗海”的概念在學生心中變得具體而生動。“浪花白”與“紅領巾”的溫暖邂逅,是湛江市軍地合力探索新時代國防教育新模式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湛江市軍地合力拓寬國防教育陣地,形成國防教育矩陣,為深入開展全民國防教育提供有力支撐。寸金橋國防教育主題公園、麻斜炮台國防教育主題公園、“人民海軍成長史”主題彩繪牆、革命烈士陵園、雙擁公園等全市50多個革命遺址和教育基地,串珠成鏈形成4條紅色參觀線路。市民沿著湛江街頭漫步,便可潛移默化感受國防文化魅力。

在湛江海灣大橋旁,十裡軍港在夕陽余暉映襯下顯得格外壯麗。有一段時間,新老兩代湛江艦同時停駐在海灣大橋兩側,暫時“同框”。如今,一艘駛向國防教育事業新航道,一艘接力戍守祖國萬裡海疆——

2020年8月,第一代湛江艦光榮退役移交湛江,成為該市開展國防教育的生動載體。2021年,新一代“湛江艦”入列,繼續承襲英雄艦名,續寫與湛江人民的魚水深情。

一級軍士長李寶富先后在兩代湛江艦上服役。今年國慶節期間,他受邀作為講解員,向前來參觀的市民講述湛江艦參與戰備巡邏、亞丁灣護航、海外撤僑等重大任務的故事。

“登上湛江艦,親身感受祖國母親的強大,內心無比自豪!”來自廣州海洋大學的學生劉夢登上艦艇,與這艘英雄艦合影留念,激動不已。

10月底的一天,在湛江軍事文化博覽園,一群學生將空軍退役飛行員田欣民團團圍住。當他講起當年保衛祖國領空的經歷時,孩子們聽得興致勃勃。

田欣民身處的湛江軍事文化博覽園,是湛江市精心打造的以國防教育為主題、軍事活動體驗為亮點的國防教育場所,展陳人民軍隊從抗日戰爭時期到20世紀80年代使用過的多型武器裝備。走進博覽園,戰機振翅欲飛、火炮昂首向天、戰車整齊列陣,給游客帶來沉浸式參觀體驗。

曾經為國守南疆,今朝卸甲續輝煌。這些年,年近九旬的田欣民,依然不遺余力穿行在湛江市區和縣鎮的眾多中小學以及黨政機關,宣講愛國擁軍故事。“好好學習,報效祖國!”宣講結束,老兵田欣民一筆一畫地在孩子們的筆記本上寫下對他們的祝福。(侯坤)

(責編:陳羽、劉圓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