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退役軍人高豐——
“蜂鳥”騎手的飛馳人生

圖①:高豐近影。
圖②:高豐擦拭外賣箱。
圖③:高豐配送外賣。受訪者供圖
北京望京商圈,一個普通的工作日,“飯點”到了。
一家餐廳門口,一位外賣騎手騎著電動車飄然而至。進店取餐后,他迅速跨上電動車,向客戶所在的位置飛馳而去。
接單,取餐,配送……中午用餐高峰期過去,這位外賣騎手終於有時間坐下來休息。
“都說一日三餐要按時吃。干我們這一行,要按時吃飯可不容易。”高豐,這位當過兵的東北小伙,一邊吃著飯,一邊向筆者講起他退役后的“北京送餐故事”。
“那就踏踏實實干吧,像許三多那樣當兵”
高豐個頭不高,長相普普通通。可身穿工裝外套的他,一打眼就讓人覺得精神、利落——
講話時,他坐得身板挺直,目光中沒有一絲躲閃,語言直白又干脆。
在高豐看來,這種從容自信,來自部隊的歷練。
1990年,高豐出生在遼寧省葫蘆島市建昌縣一個小村庄。父母面朝黑土背朝天辛勤勞作,為他和姐姐撐起幸福的童年時光。讀中專時,電視劇《士兵突擊》風靡大江南北,高豐被許三多的成長故事打動,對部隊產生向往。剛滿18歲,他毫不猶豫報名應征,來到原沈陽軍區某部“蘇寧團”,成為一名炮兵。
初入軍營,高豐經常聽戰友們說:“在英雄部隊當兵,要好好干,要有英雄傳人的樣子。”那時,懵懂的他並不知道怎樣才算“好好干”,也說不清楚“英雄傳人”到底該是什麼樣子。
“那就踏踏實實干吧,像許三多那樣當兵。”抱著這樣的想法,日常工作訓練中,高豐總是比別人多干一點、多練一點。別人努力他盡力,長期堅持下來,他的專業成績名列前茅。
19歲那年,高豐第一次隨部隊執行大項任務。那是一場小興安嶺森林火災救援行動,聽說前方“火勢很大”,高豐在出發前偷偷寫下“遺書”。他早就打定主意,上了火場決不當孬種。可他又擔心自己“真的回不來”,左思右想,決定給父母留封信,希望他們照顧好身體。
任務一線,森林被燒得一片漆黑,腳下是厚厚一層灰。高豐和戰友們站成一排,拿著鎬或鏟一步步向前搜尋。“沒有明火不代表就是安全,更重要的是扑滅隱藏的著火點。一根樹枝看上去沒什麼問題,但要是用鎬刨幾下便軟下來,說明著火點可能藏在裡面,要趕緊扑滅……”十幾年前的救援場景,高豐記憶猶新。
滅火持續了12天。休息時高豐和戰友們幾乎“倒地就睡”,每天頂多能睡五六個小時。除了“藏”在嘴裡的牙齒,他們渾身上下全是黑的。
經此一役,高豐迅速成長起來。結束任務回營,他看著出發前寫下的“遺書”,感慨萬千。再往后,他覺得眼裡不再有難事。
2013年,高豐退役回鄉。跑工地、當保安、擺攤做生意……幾年時間,他在不同行業摸爬滾打。2018年,在與戰友的一次聊天中,高豐了解到一線城市外賣騎手的收入不錯。為了給家人更好的生活,他決定出去闖一闖。
“工作中最大的訣竅,就是比別人多想一點”
有人把“網約配送員”這個新職業比作“蜂鳥”:穿著顏色鮮艷的服裝,隻有不停拍打翅膀才能懸停空中。
初到北京的高豐,恰如一隻忙碌的“蜂鳥”。
時間回到6年前,在北京入職不久的高豐,被分配到地鐵三元橋站附近送餐。上崗沒多久,自詡“方向感還不錯”的高豐,就遇到了挑戰。
那天,他接到送往一家大型商場的訂單。正值中午用餐高峰期,高豐取餐后騎著電動車飛速趕到商場。可商場裡復雜的路線讓他有點發蒙。幾次跑錯地方后,他終於完成送餐。
高豐剛舒了一口氣,新問題接踵而至:他忘記電動車停在商場哪個入口。折騰了幾個來回,他終於找到電動車。
此后幾天,高豐像往常一樣送外賣,只是聽同事們討論准時率和顧客滿意率的話題時,他嘴上不說什麼,但心緒難平。
一連幾天,高豐腦子裡琢磨的都是“哪條路線既好走又安全”“哪個出入口停車更方便”“哪個電梯間人更少”……他很快悟出一個道理:“送外賣光有好體力還不夠,干啥都離不開動腦用心。”
此后,高豐的外賣箱裡多了一個筆記本。送餐路上,他一路“奔跑”一路研究,休息間隙,把找到的便捷路線、商場的結構布局一一畫下來。沉下心來工作,他漸漸感到當過兵的好處:適應能力比較強,面對陌生環境不打怵﹔認路比較快,沒過幾天就重新找回“不錯的方向感”。他還喜歡和時間較勁,力爭在安全的前提下盡可能節省時間,多送幾單。
准時率上去了,顧客滿意率成為高豐的更高追求。“我們做的是服務行業,人與人的溝通,就是要讓對方舒服一點嘛!”高豐用質朴的話語,講著他的見解。
翻看高豐的筆記本,不時可見他隨手記下的“注意事項”:“敲門力氣別太大,每次3下即可”“等待開門時不要站得太近,半米左右更禮貌”“雨天記得多要包裝袋,防止外賣被淋濕”……筆者在高豐的工作軟件后台頁面裡看到,在一個月七八百單的記錄裡,他的顧客滿意率達到100%。
當有新人請教工作秘訣,高豐這樣說:“騎手也可以有工匠精神。工作中最大的訣竅,就是比別人多想一點。還有一條,不闖紅燈、不逆行、不超速,安全是配送最近的‘路’。”
“每一天都努力,就能收獲精彩人生”
2023年底,北京市朝陽區金盞鄉七彩家園保障性租賃住房小區迎來500余位新住戶。低廉的租金、齊全的設施,為外賣騎手、保潔員、建筑工人等城市建設者提供了更好的居住保障。
這項舉措的落實,離不開有關部門的協同配合,其中一條“關於新就業群體住房保障的建議”也有推動作用。提出這條建議的人,正是2022年底當選為北京市人大代表的高豐。
“我們騎手群體中,有不少來自農村。出台保障性租賃住房舉措,會鼓勵我們在工作中發揮更大作用。”高豐說。
讓“懸停的蜂鳥”變成“筑巢的燕”,為網約配送員群體發聲,是高豐作為人大代表的努力目標。一名普通的外賣騎手,緣何贏得大家信賴,成為“人民的代表”?回首高豐的奮斗歷程,他身上的那份社會責任感,由來已久。
早在2018年夏天,高豐所在站點的一次晨會上,有社區同志前來宣講,邀請大家休息時間參與社會志願活動。“少休息一次,就能為大家做點事情。”那天下午的空閑時間,高豐和社區其他志願者一起,完成了街道清掃工作。
歸置共享單車,組織外來務工人員子女開展聯歡活動……以此為起點,參加志願活動成為高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沒有參加集體志願活動的時候,他也盡己所能幫助別人,為生活中遇到困難的人捐款,用車燈為晚歸的群眾照路,順手幫客戶帶垃圾下樓……
2019年,高豐被選為騎手代表,參加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群眾游行活動。訓練期間,一天突降大雨,存放在下沉廣場的大量活動物資面臨被雨水浸泡的危險。得知消息后,高豐和一同參訓的其他騎手,用了好幾個小時將物資順利轉移,受到組織方的表揚。
北京市人大代表、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北京榜樣·最美退役軍人”……來北京6年,高豐不斷“解鎖”著新的身份,這是他當初背起行囊決定出去闖一闖時不曾想到過的。他想得到並始終堅信的,是“每一天都努力,就能收獲精彩人生”。
如今,高豐依然“奔跑”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說起未來,他的想法一如既往的朴實:“立足平凡的崗位,給社會創造更多美好。人多力量大,每個人做出哪怕一點點貢獻,整個社會就會往上走。”(趙晨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