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春節前夕,記者踏訪北極哨所,親歷南北哨兵互學共建——

跨越山海的奮斗之約

本報記者 杜 娟
2025年01月19日09:11 | 來源:中國軍網
小字號

“南海第一哨”與北極哨所官兵踏雪巡邏。孫卓文攝

寒冬臘月,北緯53度,祖國最北端的茫茫雪海中,記者跟隨兩隊官兵沿界江徒步巡邏。從近30攝氏度的南沙島礁,來到零下40多攝氏度的極寒之地,5名“南海第一哨”官兵不懼嚴寒,與北極哨所的戰友並肩前行。

在此前一次邊防部隊視頻拜年中,北部戰區陸軍某邊防旅北極哨所和南沙華陽礁守備哨所官兵偶然結識。他們都身處祖國前哨,單位性質、日常任務等有很多共同點。

“北極哨所組建於上世紀60年代,榮譽厚重。我們哨所建設時間晚一些,但發展很快。”南沙華陽礁守備哨所指導員王鴻遠告訴記者,一直渴望學習北極哨所先進經驗的他們,終於在去年4月與對方“雲端”結對,開展互學共建。

經北部戰區陸軍某邊防旅和海軍南沙某守備部隊批准,5名“南海第一哨”優秀官兵代表赴北極哨所參加互學共建活動。

這個寒冷的冬天,遙遠而孤寂的北極哨所,因“南海第一哨”5名官兵的到來,增添了很多溫暖。

第一次穿上防寒服、第一次踏雪巡邏……駐守華陽礁的二級軍士長姚文武,同北極哨所官兵一道在厚厚的積雪中艱難前行。不多時,他的睫毛、防寒面罩、棉帽上就結了一層冰霜。扎根南沙島礁21年的姚文武告訴記者,兩個小時的冰雪巡邏路,讓他感受頗深:“和終年炎熱、地面溫度最高達50攝氏度的南沙島礁相比,在這裡巡邏執勤,同樣需要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堅持與奉獻。”

“邊海防軍人的職責使命相同,就是要戰勝惡劣環境,把祖國的每寸領土和領海守護好。”交流中,堅守北極哨所16年的馬亮發出同樣的感慨。兩位老班長目光匯聚,建功邊海防的信念更加堅定。

入夜,在界江上,體感溫度接近零下45攝氏度。在1米多厚的冰面上巡邏10多分鐘,守礁13年的一級上士溫澤帥真切體會到了什麼叫“冰冷刺骨”。

夜色下,南北哨兵身姿挺拔,眼神堅毅,他們眼前是祖國界碑,身后是安寧祥和。

同站一班崗、同執一次勤,“南海第一哨”官兵親身體驗極寒環境中北極哨所官兵的工作生活,讓互學共建更有意義。

北極哨所指揮情況室內,雙方共研情況處置方法,重點圍繞科技手段在邊海防巡邏警戒中的運用進行深入研討。隨后,兩個哨所的新裝備操作手聯合執勤,互相介紹快速准確處置特情的方法。

從徒步、乘車到駕駛摩托雪橇、小艇,再到操縱無人機,近年來,兩個哨所執勤手段不斷升級,智慧邊海防“科技感”十足。交流中,雙方還分享了合成訓練創新、全課目作業流程考核、裝備器材精細化管理等方面的經驗做法。

“強化戰備意識”是兩個哨所官兵討論最多的話題。“南海第一哨”二級上士張凱寧回憶,去年一次出航執行任務時,突遇大暴雨,操縱員憑借精湛技術駕艇在洶涌的海浪間穿行,最終順利完成任務。

“海防無小事,他們時刻保持高度戒備狀態,‘時刻准備著’的戰備意識值得我們學習。”“南海第一哨”官兵敢於斗爭的精神,讓北極哨所官兵更加堅定了扎根邊防、守衛邊防、建功邊防的決心。

經驗共享,難題共商。互學共建成為有力抓手,不斷激發兩個哨所官兵投身練兵備戰的熱情,有效促進了戰斗力提升。去年,北極哨所所在邊防連在戰區陸軍軍事訓練考評中成績優異,被旅裡評為“四鐵”先進單位﹔南沙華陽礁守備哨所所在中隊因練兵備戰成績突出,5人榮立三等功,18人被評為“四有”優秀個人。

地處祖國版圖的南北兩端,兩個哨所的官兵卻有著同樣的熱血和堅守。界碑前,一面曾在華陽礁升起過的國旗與在北極哨所飄揚過的國旗一同展開,在冰雪的映襯下格外鮮艷。

“邊海防有我,請祖國放心!”兩個哨所官兵的錚錚誓言響徹雲霄,發出奮斗強軍的共同心聲。

(責編:任佳暉、王珂園)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