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空軍航空兵某團團長董珺——

搏擊藍天的“探路先鋒”

2025年01月24日09:40 | 來源:解放軍報
小字號

冬日的一天,某機場,戰機引擎的轟鳴聲打破了早晨的寧靜。

空軍航空兵某團團長董珺和戰友身著飛行服,邁著整齊的步伐走向戰機。金色的晨光洒向身后大樓,樓頂“勇當藍天探路先鋒”8個大字熠熠生輝。

董珺第一次駕戰機飛向藍天便暗下決心:要做勇敢的探路者!近年來,他發揚單位“領轉變轉型之先、礪研戰勝戰之鋒”的探路先鋒精神,帶領官兵深挖裝備潛能,加速提升部隊訓練水平和實戰能力。

“跨代改裝是認知的顛覆、思維的跨越、模式的革新。”董珺和戰友忘不了,剛改裝殲-20時,大家既感到興奮,又壓力巨大。

改裝之初,一些戰友遲遲找不到狀態。“有些過去引以為榮的經驗和技巧,反而成了‘包袱’。”董珺說,他帶頭拿自己“開刀”,剔除過去的肌肉記憶,從頭練起。

從思維理念到操縱習慣、從規范用語到統一標准、從戰術戰法到代碼算法……那段時間,董珺帶領戰友全身心投入航理學習和改裝訓練,同時間賽跑、和自己較勁:每次飛行結束,對著訓練視頻逐幀研究分析﹔每次飛行開始,帶著新思路學以致用、繼續提高。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們先后攻克多項技術難題,實現新裝備列裝當年即形成戰斗力,飛行員從“戰機駕駛員”向“戰術決策師”的加速轉變。

第一個飛長航時、第一個實現低空加油……作為團隊“頭雁”,董珺有一種敢為人先的闖勁、挑戰極限的韌勁,無論是執行急難任務還是挑戰高難課目,他始終沖在前面。

一次任務期間,某機場大雨如注,戰友駕機而來。任務迫在眉睫,天候條件惡劣,是按計劃降落還是轉場備降?這個重擔壓在塔台指揮員董珺的肩頭。

“沒問題,降!”充分評估現場態勢后,他果斷下令。戰機順利降落,性能邊界再次得到拓展。

董珺告訴記者,總在舒適區裡打轉,是實現不了超越的。隻有敢於直面未知、突破上限,才能在戰時勝敵一籌、掌握主動。這些年,董珺和戰友聚焦打贏現代空戰,探索形成一批戰法訓法。

2020年,來自空軍各部隊的“尖刀利刃”展開巔峰對決,董珺和隊友前去應戰。

“‘敵’機跟蹤!”雲端之上,警報聲驟然響起。董珺臨危不亂,迅即拉杆躍升,進行機動規避。隨后,他抓住攻擊窗口,一擊命中。最終,董珺以4戰全勝的戰績,斬獲某型機組首個“金頭盔”。

董珺的筆記本上,寫著這樣一句話:“空中沒有停機坪,戰場沒有第二名。”

一次對抗訓練,董珺剛完成一項作戰任務准備返航,地面突然傳來“某方位發現‘敵’機”的通報。

戰場態勢復雜,對手雖露出破綻,但此時出擊很可能遭“敵”堵截。

機動、擺脫、突襲、制導……面對多架“敵”機追擊,董珺操縱戰機作出一系列戰術動作,成功完成任務。

“打仗不是靠幾個人,全員過硬才能練就鐵拳。”董珺深知,不僅要爭做“頭雁”,更要帶領“雁群”飛向更高更遠的天空。

近年來,董珺參與編寫的某機型戰斗飛行大綱在空軍部隊普及,他帶教的百余名飛行員,陸續成長為守衛祖國領空的骨干力量。(李建文、魯泰來)

(責編:唐宋、任一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