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瀚海孤礁上,書寫“清澈的愛”

——聆聽南沙某守備部隊兩名二次入伍新兵的感言

2025年02月08日08:50 | 來源:中國軍網
小字號

“我們的南沙精神是: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英勇作戰、艱苦創業、團結協作!我宣誓……”

海風微拂,海浪輕唱。新春前夕,一群年輕的士兵,奔赴南沙島礁,戍守祖國“南大門”。他們昂首站立在主權碑旁,舉行庄嚴的登礁宣誓儀式。鏗鏘有力的誓言,響徹祖國南海的上空。

他們中有一群人,既是老兵,又是新兵。選擇二次入伍,他們重整行裝再披征衣,又一次在軍營迎來新春佳節。

拼版照片:左圖為南沙某守備部隊新兵在主權碑前宣誓﹔右圖為南沙某守備部隊官兵在哨位上監視海空情。

千裡之遙,我心依舊

冬日椰城,寒潮來襲。站在軍港碼頭,略帶寒意的海風拂過,讓我禁不住打了一個寒噤。我無法控制身體抵御寒冷的本能反應,就像此時此刻無法抑制內心的火熱——作為一名二次入伍的新兵,我將搭乘軍艦奔赴南沙,守護祖國的“南大門”。

2021年,我第一次入伍,戍守在祖國西陲。彼時,我剛剛畢業,在一個南方都市從事地鐵安檢工作。地鐵站內,望著洶涌人潮,我的內心產生一絲掙扎和困惑。這份工作固然安穩,卻少了些“波瀾壯闊”。我想起當時在網絡上很火的一句話:人生是曠野,不是軌道。

經過一番思量,我決定去追逐屬於自己的“曠野”。手機中的一則征兵短信,引起我的注意:參軍報國,不負韶華﹔祖國召喚,強軍有我。熱血軍營等你來。短短幾行文字,猶如炭塊丟進熔爐,點燃了我的軍旅夢想。

那年9月,我胸戴紅花,坐上前往南疆的綠皮火車。火車開了整整四天五夜,跨越大半個中國。丘陵、平原、戈壁等不同地貌,在車窗外不停切換。我欣賞著從未見過的風景,感受著祖國疆域的遼闊。

經歷漫長的旅程,我和新戰友到達位於塔裡木盆地邊緣的一座邊陲小城。新訓結束,新年悄然而至。第一次在軍營過年,我的內心五味雜陳,既有期待,又難掩思鄉情愫帶來的低落。

大年三十的餐桌前,戰友們聚在一起大快朵頤,聊起各自的家鄉。想到遠方的親人,我低下頭不停扒拉著碗裡的飯菜,努力控制著不讓眼淚掉下來。

“多吃點菜,吃飽了就不想家。”坐在一旁的班長,輕輕拍了拍我的后背,暖心地為我夾菜。

吃過年夜飯,天空飄起雪花。“夜空很美吧,我們的堅守就是為了守護這樣的美好。”班長走過來,與我一同望向窗外。遠處,縣城上空閃爍著璀璨焰火,照亮了夜空,也讓我的心底變得亮堂堂。

隨后的一年多時間裡,我苦練本領,被選拔進入戰斗小組,作為唯一一名義務兵參加上級組織的大比武。盡管沒有取得名次,但我看清了與班長骨干的差距,決心加速追趕,更進一步。

然而,就在我滿懷憧憬在部隊長期服役時,意外不期而至。在士兵選晉考核中,我不慎受傷,不得不告別熱愛的軍營。

回到家鄉,我常常想念軍營熱火朝天的日子。為了彌補沒能留隊的遺憾,養好傷后我再次應征入伍。這一次,脫下“鬆枝綠”的我,穿上了“浪花白”。

參觀老礁堡,學唱《南沙衛士之歌》……南沙的海風,打磨著我的筋骨。我很快適應了新兵生活,但眼前從茫茫戈壁變成廣袤大海,我知道,自己離成為一名合格的“南沙衛士”,還有很大差距。

上礁后的第一個春節,急促的戰斗警報一次次響起,我感受到截然不同的春節氛圍。戰味,是南沙的節日“韻味”。看到班長們匆忙挂斷與家人的通話,穿上裝具奔赴戰位,我真切感受到“南沙衛士”4個字背后蘊含的付出與奉獻。

跨越千裡,我從邊陲戈壁,來到滄海孤礁。不變的,是手握鋼槍、堅守戰位的使命與追求。(南沙某守備部隊列兵 麥志林)

拼版照片:左圖為南沙某守備部隊組織射擊訓練﹔右圖為南沙某守備部隊新兵參加“新老南沙對話會”,聆聽班長骨干傳授經驗。

面朝大海,忠誠守望

春節前夕,連續的陰雨天氣讓南沙附近海域海況持續惡化,航行條件格外復雜。

本以為,年前的最后一批補給會取消,可看見補給艦船出現在視野裡,守礁官兵們沸騰了。

“我媽說給我寄來了她做的臘肉”“我媽也寄來家鄉特產醬板鴨,到時候大家一起嘗嘗”……碼頭上,前來接艦的官兵們喜笑顏開。

望著破浪而來的補給艦船,我的內心同樣充滿期待。曾幾何時,我也數次隨補給艦船為守礁官兵送去物資。如今,二次入伍的我,成為站在碼頭翹首企盼的一員。

2022年3月,懷揣軍旅夢想,我加入藍色方陣。學兵期間學習操舵專業的我,前往南沙守備部隊某補給艦服役。

站在軍港碼頭,我與軍艦初次邂逅。踏上舷梯、親手觸摸軍艦的那一刻,一種不真實的幸福感涌上心頭。我意識到劈波斬浪的生活就在前方,搏擊大海的水兵生活在向我招手。

經歷了幾個月的跟班實習,克服了讓人頭重腳輕的暈船,我漸漸適應了艦艇生活,迎來第一次獨立操舵的機會。站在駕駛室,手握舵盤,操控著軍艦乘風破浪駛向南沙,我的心境感受到從未有過的廣闊。

當海水的顏色從淺藍變成深藍,越來越深邃,軍艦終於抵達南沙島礁。

第一次登上南沙島礁,一切都是那麼新奇。“以前的南沙,隻有老礁堡一棟建筑,周圍都是大海……”班長指著老礁堡,介紹起島礁的歷史。他的講述,讓滄海桑田的嬗變展現在我眼前。我的心情如同巨浪拍打礁石,久久無法平靜。

那段時間,我曾不止一次駕駛軍艦赴南沙島礁執行補給任務。2024年春節前的那次任務,讓我感觸最深。

受季風影響,每年的春節前夕,是南沙海域氣象條件最差的時候。那次補給任務,情況尤為惡劣。海浪把軍艦時而拋進浪谷,時而推上浪尖,不少老艦員都忍不住嘔吐起來。

受風浪天氣影響,抵達南沙島礁比預計時間晚了兩天。遠遠的,我們就看到在碼頭集結迎接的守礁官兵。

在日復一日的堅守中,守礁官兵將思鄉情愫藏於心底。隻有在這萬家團圓的時刻,他們才把對親人的思念袒露無遺。看著守礁官兵抱著一箱箱沉甸甸的過節物資、一份份飽含親情的快遞包裹,興高採烈地離開,我的心中酸酸的,又暖暖的。

那時的我還不知道,我很快也會登上島礁,成為他們中的一員。

新春過后,兩年服役期滿的我,遞交了留隊申請。因為編制受限,我未能實現願望,隻能回到校園繼續學業。

馳騁過大洋的水手,怎會願意停留港灣?那片海,那座座島礁,始終是我牽挂的遠方。退伍6個月后,我再次報名參軍,回到魂牽夢縈的軍營。

新訓結束,我主動提出申請,如願被分到南沙。這一次,我從艦艇上的艦員,變成一名守礁戰士。巧合的是,前來接兵的艦船,是我曾服役過的那艘軍艦。

踏上熟悉的軍艦,再次奔赴南沙,心境多了些從容。遠離祖國大陸,面朝蒼茫大海,我的內心無比充實。

因為,我站立的地方是祖國。(南沙某守備部隊列兵 羅坤)

(責編:陳羽、任一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