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第80集團軍某旅某連注重加強激發新兵主觀能動性

強化打仗思想 促進快速成長

2025年02月10日08:56 | 來源:中國軍網
小字號

“發現目標!”寂靜的深山密林中,列兵鄧廣哲眼睛密切注視著前方。經過抵近偵察,他終於發現“敵”前沿指揮所,隨即將坐標方位回傳。

這是前段時間發生在第80集團軍某旅偵察對抗訓練中的一幕,某連入伍不到5個月的新兵鄧廣哲順利完成組織交給的任務。

事后復盤,該連指導員張皓翔肯定了官兵們的表現,重點表揚了鄧廣哲等幾名新兵。

筆者了解到,從下連開始,鄧廣哲就展現出較好的軍事和心理素質。去年底,上級組織跨晝夜實兵偵察訓練。考慮到此次訓練在復雜陌生地域展開,安全風險相對較高,張皓翔在部署任務時,起初打算把新兵安排在后方學習觀摩。但思來想去,他認為這是一次難得的鍛煉機會,便與連長商議,決定適當調整偵察小組人員構成,將新兵編入其中,通過以老帶新的方式,幫助他們增長見識。

訓練展開當天,天氣驟變,張皓翔立即組織安全風險評估、開展安全教育,對新兵反復叮囑,要求他們遇到問題,及時向干部骨干匯報,生怕他們因缺少經驗發生意外。

剛開始時,一切都進行得很順利。然而,在第2次偵察行動中,鄧廣哲所在的小組報告:隊伍遭“敵人”發現和反擊,在疏散轉移過程中,鄧廣哲不見了蹤影!

天黑林密,張皓翔心急如焚,立即組織人員尋找鄧廣哲。就在大家苦尋無果、不知所措之時,鄧廣哲突然現身,還帶回了關鍵“敵情”信息,這讓虛驚一場的戰友對他刮目相看。

原來,鄧廣哲發現自己掉隊后,並沒有害怕和驚慌,而是躲藏起來冷靜回想各種方法預案和應急措施,很快有了對策。

他掏出指北針和地圖,確定好方向和路線,在黑暗中摸索行進,最終找到了“大本營”,還沿途記下了幾個“敵”哨所的坐標。

“沒想到,這次新兵給我們老兵上了一課”“鄧廣哲好樣的,這要是我,別說偵察‘敵情’,能安全返回就不錯了”“現在的新兵不容小覷,第一次參加這樣的訓練就表現不俗,未來可期”……

聽著大家的議論,張皓翔陷入了沉思,對如何帶兵有了新的思考——

現在的新兵,具有文化水平高、經歷豐富、思維活躍等特點,但對部隊訓練生活有一個適應期,也正因如此,不少帶兵人對他們缺乏應有的信任,總覺得他們不夠成熟,需要事無巨細手把手地教。這些舉動,看似是關心,實則不放心,無形中限制了新兵的成長。

以鄧廣哲為例,他入伍前當過消防員,體能素質在新兵裡名列前茅,是營連干部重點關注的好苗子。可下連后,遇到一些重要任務,班長骨干總是習慣性地大包大攬,把鄧廣哲“護”在身后。對此,一些連隊干部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這次訓練讓張皓翔意識到,對新兵進行過度保護和關愛,對他們的成長反而是一種束縛。當兵就是准備上戰場,不經過千錘百煉,鋼鐵戰士從何而來?

打定主意后,張皓翔組織班長骨干逐班摸排情況,並召開連務會研究解決方案。“新兵的成長,需要成功的激勵,也需要挫折的磨礪,不能因為害怕他們出錯就束手束腳。我們要積極搭建平台,幫助他們強化打仗思想,促進快速成長。”

大家達成共識,改變隨之發生。組織體能訓練,該連克服“操場化”傾向,將隊伍拉到山林地帶連貫實施﹔開展專業訓練,教練員合理設置“敵情”和戰術背景,提高官兵的應急應變能力﹔形勢戰備教育,引入戰例分析,讓新兵走上講台,分享切身感悟……

走出“舒適區”,擺脫“保護圈”。新兵們在訓練工作中表現得更加積極踴躍、干勁十足,沒有人喊苦叫累,反而覺得自己接受的歷練越多成長越快。該連老兵也深受感染,主動擔當作為,充分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全連上下“比學趕幫超”的氛圍日益濃厚。(黃玉葉)

(責編:陳羽、任一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