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陸軍“多域火炮”項目加速推進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據外媒報道,美國陸軍計劃通過快速採辦方式,將“多域火炮”項目授予BAE系統公司,要求其在2027財年結束前研制出原型炮,2028年進行演示測試,2030年前實現列裝。根據該項目,美陸軍將使用155毫米口徑火炮發射精確制導“超高速射彈”,以3馬赫至5馬赫的高速動能摧毀目標。有分析人士稱,基於該項目技術發展的歷程與挑戰,其未來發展仍存變數,不排除成為美軍又一爛尾項目的可能性。
源自爛尾項目
美陸軍“多域火炮”的核心構件是“超高速射彈”。該炮彈源自美海軍於2005年開始研制、2021年被叫停的電磁軌道炮項目。由於技術瓶頸難以攻克,美海軍歷時10余年、花費超過5億美元的項目,最終不了了之。電磁軌道炮因此被美軍視為“歷史最悠久的新概念武器”。不過,美海軍在研制過程中發現,原本為電磁軌道炮設計的“超高速射彈”也能由常規火炮發射。在2012年的一次測試中,美海軍使用127毫米口徑艦炮發射“超高速射彈”,炮彈速度達到3馬赫,雖是電磁軌道炮速度的一半,但比常規炮彈快了兩倍多。
此后,美國防部逐漸在各軍種推廣“超高速射彈”項目。美陸軍將其列入最初版本的六大現代化優先項目中,成為“遠程精確火力”項目的子項目。美陸軍還於2020年9月使用155毫米口徑“增程火炮”發射“超高速射彈”,擊毀模擬巡航導彈的BQM-167無人機,檢驗了“超高速射彈”的防空反導能力。
隨著美海軍電磁軌道炮項目被叫停,以及俄羅斯等國在高超音速導彈方面快速發展,美國防部開始調整相關領域裝備研發方向。美陸軍也對六大現代化優先項目進行調整,於2021年將“超高速射彈”項目替換為“遠程高超音速武器”項目。2024年,美陸軍完成兩次遠程高超音速武器點對點試射。在上述項目取得一定進展后,美陸軍決定重啟“超高速射彈”項目。
主打成本效益
美陸軍重啟“超高速射彈”項目,並取名“多域火炮”,主要動因是試圖以低成本彈藥改善其防空反導效費比過低問題。美海軍曾於2016宣稱,每枚“超高速射彈”造價為2.5萬美元。隨著技術進步和生產規模的擴大,這一價格將進一步降低。相較而言,美陸軍現役“毒刺”導彈每枚造價40萬美元,“愛國者”-3防空導彈造價更是高達350萬美元。此前,美海軍在紅海使用單發造價210萬美元的“標准”-2防空導彈攔截也門胡塞武裝單價2000美元的無人機,已至少消耗了價值10億美元的防空導彈,使美軍愈發感到高效費比防空的重要性。
為降低成本,美陸軍“超高速射彈”採用低風阻氣動設計,無需額外助推裝置和燃料,利用低阻外形實現超高速遠程飛行。該彈使用155毫米口徑常規火炮發射時,速度接近5馬赫,射程超過80公裡。射彈採用機外制導模式,並與美陸軍一體化防空反導作戰指揮系統相聯通。此舉旨在降低成本,提高命中精度。
目前,BAE系統公司尚未公開“多域火炮”項目相關信息。不過,通過美陸軍發布的項目需求可預測,“多域火炮”很可能以BAE系統公司瑞典分公司研制的“弓箭手”自行火炮為原型,使用6×6高機動軍用卡車底盤,155毫米口徑炮管搭放於駕駛室右側,火炮可大仰角發射“超高速射彈”,使用自動裝填系統,每分鐘可發射6發炮彈,在炮位上的展開時間需14秒,23秒后可發射第一發炮彈,發射后能夠迅速轉移。炮尾設置大容量彈倉,整個炮車封閉緊湊,可由C-130運輸機快速部署。
美陸軍計劃於2027財年接收的“多域火炮”系統,包括8門自行火炮、4部多功能高精度雷達、2套“多域戰斗管理系統”及至少144枚“超高速射彈”。據外媒報道,“多域火炮”具有成本低、攜彈量大等特點,可對固定和半固定目標進行防護。該火炮還具備高精度、超高速性能,將成為美陸軍“遠程精確火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面臨諸多難題
考慮到美軍電磁軌道炮的曲折發展歷程,此次美陸軍高調發展“多域火炮”,仍將面臨諸多困難和挑戰。
首先是炮管壽命問題。此前,美海軍在實彈測試中,每發射10至20發“超高速射彈”就需要更換炮管,離預期中的400至1000發的目標存在差距。頻繁更換炮管一方面增加成本,另一方面降低機動性,士兵不可能“背著”一堆備用炮管去打仗。曾發射“超高速射彈”擊中空中目標的美陸軍“增程火炮”項目,就是由於發射少量炮彈后,火炮身管過度磨損而被迫下馬。
其次是炮彈成本問題。美海軍2016年估算的“超高速射彈”成本在2.5萬美元左右,並提出將批量生產成本控制在1000美元以內,但由於存在諸多技術瓶頸,難以實現。當前,美陸軍以“多域火炮”形式撿起這個“爛攤子”,要想在短期內實現低成本突破並非易事。
再次是制導穩定性問題。為達到無動力超高速遠程飛行,“超高速射彈”在體積、重量和材質等方面進行了特殊設計,這給彈體內精密電子元件在高密度集成、抗高加速沖擊和氣動熱防護等方面提出更高技術要求。這些都表明,美陸軍“多域火炮”項目仍存變數,可能成為繼“十字軍戰士”“電磁軌道炮”“戰略遠程加農炮”“增程火炮”等項目之后,又一爛尾項目。(楊歆 顧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