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東部戰區海軍某基地常態化組織多兵種小體系協同訓練

一艦牽頭組訓 多方靈活參訓

2025年02月11日09:01 | 來源:中國軍網
小字號

習主席強調,突出體系練兵,強化聯合指揮訓練,強化軍兵種互為條件訓練,強化新領域新力量融入作戰體系訓練。東部戰區海軍某基地創造“聯”的條件、“合”的機會,常態化組織多兵種小體系協同訓練,讓多兵種和不同專業一體聯動,在互為條件的真打實抗中錘煉攻防硬功,促進部隊戰斗力整體提升。

空中,“海鷹”巡弋出擊﹔海上,戰艦交叉搜索﹔水下,“黑鯊”悄然潛行……近日某海域,一場多兵種協同訓練有序展開。此次訓練,由東部戰區海軍某基地所屬護衛艦支隊牽頭組織,在明確訓練時間、科目內容和保障需求后,其他友鄰單位根據實際參訓。

“這是我們探索常態化組織多兵種小體系協同訓練帶來的變化。”該基地領導介紹,近年來,隨著實戰化訓練深入推進,多兵種互為條件訓練科目增多,對訓練資源需求增加。為此,基地打破建制界限,常態化組織多兵種小體系協同訓練——由基地各單位輪流牽頭組訓,牽頭單位依據年度訓練計劃提出訓練需求、申請訓練資源,其他單位結合自身情況靈活參訓,有效提升訓練資源使用效益。

反潛是世界海軍公認的作戰難題之一,也是主戰水面艦艇部隊訓練的重點科目。該基地某護衛艦艦長介紹,過去,支隊隻能在單艦反潛基礎上,組織多艘艦艇開展聯合反潛訓練,有單一兵種的局限性,加上對手是模擬的,訓練效益大打折扣。如今,支隊組織反潛訓練前,先上報編隊訓練計劃,並通報友鄰單位,友鄰的潛艇某部、航空兵某部等單位可自主申請參加。多個單位不同兵種反潛力量,形成一個小體系進行協同訓練,開展立體搜索和互為對手的背靠背對抗演練,實現了優勢互補、互通有無和相互檢驗、相互成就,訓練質效得到有效提升。

“參訓兵力來自不同兵種單位,隻有統籌好訓練內容和參訓對象,才能實現訓練效益最大化。”該基地參謀部領導告訴記者,他們從精細制訂訓練計劃抓起,對編組方式、資源調配、訓練任務等進行規范,在各單位上報需求的基礎上,區分不同內容統籌訓練科目﹔按照“內容相近嵌入訓、職能相近挂鉤訓、任務相近融合訓”原則,合理劃分訓練單元,確保各參訓單位精准施訓。

前段時間,該基地某大隊牽頭組織一場聯合突擊訓練,吸引多家友鄰單位參訓,進一步檢驗了部隊信息共享、指揮控制、協同打擊等方面能力。據了解,在一次次牽頭組訓的錘煉中,相關單位指揮員指揮多兵種協同作戰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牽頭單位達成訓練目標,參訓單位同樣獲益匪淺。參加艦機協同反潛訓練后,海軍航空兵某部一名機長坦言,訓練實現力量集中調配,有效解決了單機搜索范圍有限、研判目標難等問題,艦機協同反潛效率更高了。多次參加多兵種協同訓練的南陽艦相繼完成艦艇操縱、火力打擊、戰術協同等訓練,拿到全訓考核“入場券”,全艦戰斗力提升明顯。

據介紹,截至目前,該基地已組織20余場多兵種小體系協同訓練,帶動30余個單位多型裝備多批次參訓,完成數十項科目訓練。下一步,他們將繼續統籌調配訓練資源,突出兵種融入體系能力,助推練兵質效提升。(高德政 徐巍)

(責編:陳羽、任一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