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加拿大加強北極地區軍事存在

2025年04月02日09:12 |
小字號

加拿大新型極地破冰船設計效果圖。

加拿大新型極地破冰船設計效果圖。

近期,加拿大政府接連簽訂一系列國防採購合同,總金額超過300億加元(約合210億美元),涵蓋新型極地破冰船、北極救援直升機及天波雷達系統等。這一系列國防採購計劃緊密圍繞北極地區展開,凸顯加拿大強化北極地區軍事存在的戰略意圖。

多項採購計劃

加拿大公布的國防採購計劃,旨在全方位強化在北極地區態勢感知、應急響應能力,並保持在該地區長期軍事存在。

在極地破冰船項目上,加拿大政府分別與溫哥華造船廠和尚蒂埃·達維公司簽訂31.5億加元和32.5億加元合同,用於建造2艘新型極地破冰船,以替代服役超過60年的“路易斯·S·聖洛朗”號極地破冰船。按計劃,新船將分別於2030年和2032年交付,承擔北極搜救、科研及破冰護航等任務。此項目是加拿大國家造船戰略關鍵組成部分,強調本土化建造以拉動國內經濟並創造就業機會。

在直升機採購上,加拿大計劃在未來20年內投入184億加元採購新型直升機,以替換現役“格裡芬”直升機。加拿大空軍稱,新型直升機將在2033年形成初始作戰能力,執行包括快速反應行動在內的多項任務。

在雷達系統採購上,加拿大與澳大利亞達成價值60億加元的合作協議,共同開發北極雷達系統。該系統採用超視距雷達技術,能夠在廣闊區域內持續追蹤目標,主要用於探測和應對遠距離潛在威脅,以滿足應對現代空中威脅需求。

此外,加拿大還將額外投入4.2億加元,用於在北極地區新建軍事基地、機場及裝備倉庫等。

加拿大此番圍繞北極地區的軍事動作背后有清晰的戰略考量。

從技術自主權與供應鏈安全角度看,加拿大在國防採購方面長期依賴美國,近期加美貿易爭端暴露出技術依賴風險。加拿大意圖通過在本土建造破冰船、與澳大利亞共同開發雷達技術,分散供應鏈風險,強化技術主權。

在打造配套救援體系方面,北極救援直升機將配備低溫防護系統與救援吊艙,可在極寒條件下執行救援任務,同時承擔裝備空運職能。值得注意的是,直升機採購與雷達系統升級之間可以形成戰術閉環。澳大利亞官方數據顯示,超視距雷達能在3000千米范圍內持續監控,結合直升機快速反應能力,有望構建起“探測—定位—救援”的完整鏈條。

受到現實制約

加拿大一系列國防採購合同體現出其強化北極地區軍事存在的決心,但在推進過程中仍面臨諸多挑戰。

一是合同執行風險與時間壓力。加拿大國防項目普遍存在延期交付和成本超支問題。極地破冰船項目交付周期長達5至8年,隨著現役艦艇持續老化,一旦延期交付,極有可能出現能力空窗期。此外,北極地區基礎設施建設成本高昂,受到惡劣環境制約,短期內難以構建起全覆蓋監控網絡。

二是技術可靠性與成本效益爭議。超視距雷達在理論上可提升預警能力,但在極地電離層干擾下的實際效能仍有待驗証。同時,開發和部署該雷達系統需投入高昂成本。在此背景下,如何確保裝備性能契合北極復雜環境需求同時合理控制成本,將成為加拿大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

三是地緣政治平衡考驗。加拿大在北極地區的軍事化動作可能會刺激到域內其他國家。北極理事會停擺后,環北極國家之間缺乏有效對話機制,誤判風險增加。同時,美國對加拿大防務自主性的態度,也將對加拿大北極戰略可持續性產生影響。

加拿大一系列舉措,為北極地區局勢增添了新的不穩定因素。短期內,加拿大在北極地區的軍事實力或許會有所提升,但從長遠看,這些行動可能引發新一輪軍備競賽,進一步加劇地區緊張局勢。(劉一澳)

來源:中國國防報

(責編:王瀟瀟、唐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