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沈陽聯勤保障中心某部按新條令規定安排官兵回家住宿——

安家駐地周邊 軍士跨市團聚

2025年06月04日08:45 | 來源:解放軍報
小字號

新修訂的共同條令,堅持嚴管與厚愛相結合,對留營住宿相關規定進行優化調整。這一做法,既體現了依法治軍的要求,又回應了官兵合理訴求,有效激發廣大官兵投身強軍實踐的積極性主動性,受到官兵和軍屬歡迎。

關於留營住宿,新修訂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內務條令》作了相關調整:在比例上,滿足戰備工作要求且連隊至少保持1名主官留營住宿,回家住宿人員計入在位人數﹔在地域上,首次界定駐地及駐地周邊概念,回家住宿由駐地擴大至駐地周邊﹔在對象上,把配偶或者需要本人單獨照顧(撫養)的未成年子女在駐地及駐地周邊生活、本人在駐地分配家庭公寓住房的人員,納入可以回家住宿的范圍﹔在頻次上,除休息日和節假日外,每周工作日個人支配的課外活動時間也可以回家住宿1 次。對連隊以外其他類型單位人員留營住宿作出限制性規范。

該中心某部安排符合條件的軍士工作日晚上回家住宿。陶佳鵬攝

該中心某部安排符合條件的軍士工作日晚上回家住宿。陶佳鵬攝

鏡頭

一個周三的傍晚,沈陽聯勤保障中心某部二級上士孫安昌剛結束值班任務,就收到連隊通知:申請已批准,當晚可以回家住宿。

“結婚后,妻子來到部隊駐地周邊的另一個城市工作。雖然家與駐地直線距離很近,但因為不在同一個城市,按當時規定,我不符合回家住宿條件。妻子懷孕期間,我隻在休假時陪她去產檢了兩次,心裡一直挺愧疚。”孫安昌告訴記者,雖然妻子隨他來到部隊駐地周邊的城市安家,可這些年來,他們仍是聚少離多。

新修訂的共同條令施行后,在不影響戰備、訓練、執勤等任務基礎上,該部按規定劃定了“駐地周邊”的具體區域,同時對戰備值班、訓練計劃等進行全面梳理和調整,制訂了緊急情況應對方案,既避免與官兵回家住宿時間沖突,又確保正常戰備狀態和訓練進度。

按照單位劃定的“駐地周邊”具體區域,孫安昌妻子所在的城市恰好在這個范圍內,因此他符合回家住宿條件。當得知這一消息,孫安昌與妻子頓感溫暖。

接到通知后,孫安昌向連隊報告並離隊,不到一個小時就回到了家附近。想起前不久妻子提到家裡花洒不太好用,孫安昌先到五金店購買了一個新花洒。走進家門,妻子正在做晚飯。不一會兒,妻子將飯菜擺上餐桌,孫安昌也把花洒換好了。柔和的燈光下,孫安昌和妻子享受著家的溫馨。

“新條令規定,休息日和節假日回家住宿人員,不佔外出人員比例。如今,不用擔心回家住宿影響其他戰友按比例外出了。”孫安昌告訴記者,以前官兵周末回家時都要考慮在位率的問題,新條令施行后,這個問題迎刃而解。

次日一大早,孫安昌按時返回營區。“新條令增加回家住宿的頻次,讓我們有更多時間處理家庭和個人事務,不僅提升了幸福感獲得感,也激勵我們更積極主動地訓練工作。”孫安昌說。

據了解,針對部分基層分隊因干部送學培訓等原因,導致隻有1名主官在位的情況,該部按新條令要求,結合實際賦予團級以上單位權限,對單主官回家住宿具體辦法進行研究,並出台“由機關干部或分隊副職等在單主官回家住宿期間代替主官留營住宿”等規定,既確保了“連隊至少保持1名主官留營住宿”戰備要求,又讓基層分隊主官享受到新條令帶來的便利。

“官兵合理訴求得到積極回應,訓練執勤更加心無旁騖。”該部領導介紹,在最近組織的油料緊急收發訓練中,官兵圓滿完成任務,受到上級表揚。

點睛

把嚴管與厚愛結合起來

■嚴 壯

“爸爸,你回來啦!”這是一名軍娃與軍士爸爸的對話。畫面暖意融融,幸福感滿滿。

新修訂的共同條令在不影響戰備、訓練、執勤等任務和管理的前提下,適當增加了軍官和軍士回家住宿的頻次,方便官兵處理家庭和個人事務。很多官兵反映,家庭更穩定了,建功軍營的決心也更堅定了。

陳賡同志曾說:“管理士兵不是冷冰冰,這樣是帶不出願給你擋子彈的士兵的。”三大條令不僅是練兵備戰的條令、法紀嚴明的條令,也是尊重官兵權益、維護官兵利益的條令。

我們常講,兵以治為勝,治以嚴為要。貫徹落實新修訂的共同條令,第一位的是嚴格嚴明嚴肅,不能耽誤備戰打仗,不能影響強軍事業。與此同時,嚴格管理不等於不講溫度、不講感情。新修訂的共同條令的重要原則,就是把嚴管與厚愛結合起來。留營住宿規定的調整,充分體現了嚴格要求與熱情關心相結合,做到在嚴管中體現厚愛。

“剛柔者,立本者也。”嚴管出戰斗力,厚愛出凝聚力。嚴管就是厚愛,厚愛必須嚴管,二者在本質上相輔相成、辯証統一。各單位在貫徹落實新修訂的共同條令時,既應堅持嚴字當頭、全面從嚴、一嚴到底,也應積極回應官兵合理訴求,關心官兵成長成才,幫助解決現實問題,讓官兵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從而提振精神士氣、激發內生動力、創造強軍業績。

親歷

萬家燈火中,也有“小家”一盞

■陸軍某連三級軍士長 王海坤

繪圖:劉延源

繪圖:劉延源

“兒子,爸爸媽媽明天帶你去游樂園!”周五傍晚,得知周末回家住宿的申請已經通過,我第一時間和孩子分享了這一喜訊。

過去,“周末回家”對我來說,既有期盼,也有無奈。由於人員在位率等要求限制,我每個月輪休時,回家次數有限,趕上訓練任務重的時候,連續幾個月回不了家是常事。

新條令施行后,指導員專門把家屬隨軍的軍士召集到會議室,為我們逐條解讀新條令中關於回家住宿的改點和細則。我了解到,“已婚軍人回家住宿”的條件不僅放寬,頻次也適當增加。散會后,我立即給妻子打去電話,她也特別高興。

不久前,我去參加兒子學校的家長會,班主任說孩子最近上課特別認真,聊起爸爸也特別自豪:“爸爸答應我要來參加運動會”“爸爸還教我系紅領巾”……這些以前我從不敢向孩子許下的承諾,如今一一兌現。

在不影響戰備、訓練、執勤等任務和管理的前提下,每周回家住宿已不是新鮮事。現在,我有更多時間處理家庭事務,遇上節假日,還能陪家人到周邊逛逛。不僅如此,連裡為方便符合條件的已婚軍士回家住宿,專門為我們調整了值班表。

新條令施行后,大家工作勁頭更足,標准也更高。大家都說,現在回家的時間有了保障,心裡踏實,工作起來也更有動力。

從“偶爾相見”到“常常有約”,改變的是回家頻率,不變的是使命擔當。我是保家衛國的戰士,也是孩子的父親、妻子的丈夫。新條令的暖心調整,讓我在守護萬家燈火的同時,也能守好自己小家的燈火。這份實實在在的幸福感,讓我對未來的軍旅路多了信心,少了顧慮。

(張梓耕 特約記者 汪學潮 韓帥整理)

(責編:彭靜、王瀟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