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陸軍某旅預先籌劃對抗訓練——

建好友鄰單位“朋友圈”

2025年06月17日09:25 | 來源:中國軍網
小字號

編者按 軍事訓練是未來戰爭的預演,野外駐訓是最貼近實戰的練兵。作為未來戰爭“預實踐”的一種形式,野外駐訓隻有貼近實戰、貼近戰場,才能縮短訓練場與戰場之間的距離,把實戰化訓練的“黃金期”變成戰斗力增長的“躍升期”。

近期,各部隊野外駐訓陸續展開,訓練場上的硝煙味日漸濃烈。從今天起,本報推出“深入推進實戰化軍事訓練·2025駐訓觀察”專欄,反映各部隊狠抓實戰化訓練、著力提升駐訓質效的經驗做法和實踐成果,敬請關注。

日前,陸軍某防空旅與多個合成旅防空營長途機動至某野外駐訓場。還沒來得及安營扎寨,駐訓場就響起防空警報,一場陸空聯合對抗訓練拉開戰幕。

該旅聯合空軍某部雷達分隊及多個合成旅防空營組建防空集群,依車建立指揮所,指揮控制、偵察預警、火力打擊等要素協調聯動。一時間,雷達飛旋、導彈起豎,多梯次防空火力嚴陣以待。

“野外駐訓,第一件事就是先建協同訓練‘朋友圈’,既能檢驗部隊真實訓練水平,也有利於錘煉官兵特情處置能力。”該旅領導告訴記者,為提升野外駐訓的“含戰量”,他們一改以往“駐訓后先訓練一段時間再演訓”的模式,在年初籌劃野外駐訓時,就與友鄰的多個空軍飛行大隊、陸航直升機營一起,制訂互為背景、互為條件、互為對手的陸空聯合對抗訓練計劃,確保部隊一進駐野外駐訓場就能隨時展開訓練。

“前腳進駐駐訓場,后腳便展開對抗訓練,雖然有些緊張忙亂,但明顯有了上戰場的感覺。”某地導營吳營長坦言,長途行軍后武器裝備狀態容易發生變化,此次駐訓前,他們制訂了多套快速調整武器裝備狀態的預案。機關作訓部門在進駐野外駐訓場前,與空軍某部雷達分隊及多個共同參加駐訓的合成旅防空營攜手制訂抗擊方案,著力打破建制壁壘,實現體系有機融合。

訓練結束后,某地導營賈營長告訴記者,以往駐訓,第一階段往往是專業訓練,對空抗擊主要跟著飛行單位的訓練計劃走,而且以單一機型、靶機模型抗擊為主,電磁環境設置也相對簡單,部分官兵甚至逐漸摸索出應對“套路”。“此次對抗訓練,我和戰友們有了前所未有的‘陌生感’。”他說。

“陌生感”往往意味著聯合訓練中的堵點、卡點。訓練一結束,該旅隨即邀請空軍及陸航部隊飛行員上陣地、進戰車,為指揮員、參謀人員、雷達號手講解飛行基礎知識,並協調導彈號手、技術骨干到飛行部隊參觀見學,在增進彼此了解中促進能力提升。

在該旅某地導營指揮所內,記者看到,該營陳營長正和發射站長、導彈號手、通信骨干,針對此次訓練進行復盤總結。參訓的友鄰單位飛行員列席復盤會,“場上的對手”從空中視角為他們一一指出問題並提出改進建議。

破曉時分,防空警報再次響起。記者在防空集群指揮所內看到,空情參謀收集預警雷達、遠近方觀察哨和友鄰部隊空情情報,綜合分析整合后將情況態勢及時通報給各火力單元。陣地上,導彈高炮、電子防空力量在指揮所指揮下,及時調整反干擾措施,准備給來襲戰機“致命一擊”。(朱藝森 本報記者 向黎鳴 特約記者 廖曉彬)

(責編:任佳暉、王瀟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