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某基地結合任務特點優化教育模式——

千裡任務線成為“精神補給線”

張冰瑤 本報特約記者 劉國輝
2025年07月02日09:17 | 來源:中國軍網222
小字號

“戰爭年代,無數革命先輩曾為捍衛這片熱土浴血奮戰……”

炎炎夏日,疾馳軍列的車廂內,某基地任務分隊江教導員指著車窗外掠過的群山河流,為官兵講述任務途經地的紅色歷史。

“在任務一線開展思想政治教育,能更好激勵官兵履職盡責、建功崗位。”該基地領導介紹,他們常年執行重大任務,官兵經常轉戰戈壁荒漠、深山雪原等地域,開展教育面臨部隊頻繁機動、人員高度分散等難題。為此,他們結合任務特點和部隊實際,採取“任務牽引+場景嵌入”的“流動課堂”模式,組織經常性思想政治教育。在此基礎上,他們還搭設“軍列講堂”“陣地學堂”“帳篷故事會”“走廊文化牆”等教育平台,幫助官兵不斷堅定理想信念。

為了在鐵路輸送任務期間高質量組織思想政治教育,該基地從所屬各單位遴選優秀政治教員,組成“戈壁星火講師團”。每次任務出發前,隨隊“戈壁星火講師團”成員都會針對任務屬性和特點,結合沿途地域紅色資源,科學確定教育主題、精心設計教育內容。

一次任務途中,列車經過河西走廊,看著沿途連綿的沙丘和被風沙侵蝕的殘垣,“戈壁星火講師團”成員、三級軍士長李俊弟結合紅軍西路軍光輝戰史,為官兵進行了一堂主題為“血戰高台氣更雄”的現地授課,帶領大家重溫紅色歷史,激發奮斗強軍的熱情動力。

“結合任務開展‘行進式教育’,讓千裡任務線成為鑄魂育人的‘精神補給線’。”現場聆聽政治教員的動情講述,一名戰士深有感觸地說。

該基地領導介紹,近年來,他們充分利用“流動課堂”開展“強軍思想進陣地”系列教育活動,不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與練兵備戰的耦合度,為部隊戰斗力生成加油助力。走進該基地某任務分隊野戰帳篷,一場別開生面的“三言兩語話打贏”教育活動火熱進行。官兵圍坐在一起,結合紅藍對抗中發現的問題展開討論,集思廣益梳理改進措施。

“流動課堂”釋放勝戰效能,“戰地智慧”催生打贏招法。在最近組織的一次對抗訓練中,該基地某任務分隊遭“敵”強力反制。轉場間隙,分隊長薛志偉召集官兵,利用“陣地學堂”進行戰術推演,研討改進對抗策略。在隨后的任務中,他們通過出其不意的手段成功突破“敵”防御體系。

(責編:任佳暉、唐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