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軍某旅抓實備課示教提升教育實效——
課外下功夫 課上出精品

“主題聚焦官兵思想實際,事例鮮活說服力強,授課形式靈活多樣……”前不久,陸軍某旅組織政治教員集中備課研討,某連謝指導員精心准備的授課輔導通過評課環節終審驗收,贏得試聽官兵一致好評。
“隻有把備課工作做到位,才能確保授課高質量。”該旅政治工作部領導告訴記者,前期調研中,他們發現部分政治教員雖然在授課中運用了動漫、H5等新媒體技術,課件制作精美,但因與官兵訓練、工作、生活貼合得不夠緊密,導致授課內容難以入腦入心,官兵對授課滿意度不高。
“‘搬運’教育資源方便了授課准備,但若內容不貼合單位實際,就難以引發官兵共鳴、取得教育實效。”該旅宣傳科方科長介紹,為避免授課陷入簡單的“拿來主義”,他們將教育准備過程區分為分課、備課、審課等環節,逐個環節進行探索創新,對授課准備過程中可能遇到的瓶頸難題進行集智攻關,合力打造精品好課。
實踐中,該旅結合單位實際確定授課主題,基層政治教員根據自身能力特長、崗位任職經歷申領課題,機關業務部門遴選確定主講人后,召集優秀政治教員集中備課﹔政治教員根據選定的課題搜集資料、修改教案、完成審課,圍繞課堂設計進行講課﹔授課結束,聽課的官兵和政治教員代表根據聽課體驗對授課進行評價。
採訪中,記者跟隨方科長來到某火力連多媒體教室,一堂“繃緊戰備之弦、夯實能戰之基”主題授課正在進行。台上,主講人馬連長侃侃而談、娓娓道來﹔台下,官兵不時互動交流,政治教員代表認真聆聽打分。
授課結束后,馬連長在筆記本上整理記錄此次授課心得體會。“備課階段,我將授課主題細分為戰備物資整理、戰備庫室建設、戰備方案推演等分主題,分別結合多個鮮活案例進行闡釋。”他告訴記者,互動交流階段,官兵十分踴躍,針對授課內容展開了熱烈討論。
備課模式不斷升級,精品好課陸續出爐。“班長負傷,副班長犧牲,爆破器材用盡,通路卻沒完全打通。眼看到了預定的總攻時間,緊要關頭,我毅然蹚雷開辟通路……”在該旅“能攻善守英雄連”教育課堂上,連隊曾指導員視頻連線“以身探雷”的戰斗英雄吳石林。吳老講述的當年戰斗場景,讓全連官兵深受觸動。“‘接力棒’已經交到我們手上,我們隻有勇敢擔起使命職責,將自己鍛造成克敵制勝的‘尖刀’,才能對得起‘英雄傳人’這個稱呼!”授課結束后,官兵代表汪明宇的發言贏得陣陣掌聲。
近段時間,該旅正在開展野外駐訓,政治教員們結合任務實際靈活開展教育。他們結合時事熱點剖析教育主題,將身邊人、身邊事作為開展教育的“活教材”,見縫插針組織“微課堂”“士兵說”。官兵們在潛移默化、感同身受中砥礪斗志,投身練兵備戰的勁頭更足了。(馮楊 廖曉彬 喻潤東)
來源:解放軍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