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規模實彈演習暴露擴張圖謀

據日本媒體報道,6月8日,日本陸上自衛隊在靜岡縣東富士演習場舉行年度最大規模例行實彈射擊演習——“富士綜合火力演習2025”。演習中首次集中展示12式岸艦導彈增程改良型、高超音速滑翔彈等多款進攻性武器系統,凸顯日本加速突破戰后和平秩序的危險傾向。
進攻性武器集中亮相
據報道,日本自衛隊在此次演習中投入2000名兵力,出動45輛坦克和裝甲車、64門火炮、多型導彈發射車、多架武裝直升機、MV-22“魚鷹”傾轉旋翼機和無人偵察機等。演習以“奪回被佔島嶼”為想定背景,借鑒近期局部沖突中的相關作戰經驗,增設攻擊塹壕、無人機偵察等課目。據估算,演習消耗彈藥超76噸,價值約8.7億日元(約合600萬美元),創日本陸上自衛隊演習耗彈量歷史新高。
此次演習中,日本陸上自衛隊首次出動最新研發的3款武器裝備。
24式通用戰術車輛。該車是16式輪式裝甲車的改進型,採用模塊化設計,可衍生步兵戰斗型、機動迫擊炮型等多個版本。此次展示的車輛為偵察戰斗版本,採用8×8輪式底盤,側重搶灘登陸等場景的戰場偵察,通過搭載可升降式雷達系統,強化離島作戰中的態勢感知能力。
12式岸艦導彈系統改進型。作為日本下一代海岸防御導彈系統,該系統射程超過1000千米,較現役12式岸艦導彈系統射程大幅提升。發射系統採用輪式機動平台,配備4聯裝發射管,具備在沿海及島嶼區域快速部署能力。外媒稱,12式岸艦導彈系統改進型雖名稱與12式岸艦導彈相似,但實際上是一款全新研制的遠程對地攻擊巡航導彈。
島嶼防御用高速滑翔彈。該導彈雖名義上為“防御用”,實質是日本重點打造的“對敵基地先發制人打擊武器”,屬於高超音速武器范疇。其射程900千米,可實現超5馬赫速度飛行,並具備機動變軌能力。據悉,其升級型號正推進研制,射程或進一步擴展至3000千米。
軍事圖謀暴露無遺
“富士綜合火力演習”從2020年起停止向公眾開放。今年,日本自衛隊為展示武器裝備建設成果,增強青少年參軍入伍意願,專門邀請3800名青少年學生現場觀摩演習,並通過社交媒體進行直播。
有分析稱,日本自衛隊通過演習集中展示新型武器裝備,意在進行列裝前的實戰化檢驗。根據計劃,演習中亮相的偵察戰斗版本通用戰術車輛將於2027年列裝。陸基版12式岸艦導彈系統改進型,計劃在今年底前裝備日本陸上自衛隊,海基版和空射版則分別於2026年底和2027年底完成相應測試工作。島嶼防御用高速滑翔彈最初計劃於2029年實戰部署,如今計劃提前至2026年底。日本自衛隊將“富士綜合火力演習”視為新型武器裝備的重要試驗場,意圖通過近乎實戰的場景測試,為下一步正式列裝提供技術評估。
日本在演習中刻意展示遠程打擊武器,意圖鼓吹所謂“防區外打擊能力”的威懾效果。12式岸艦導彈系統改進型射程超過1000千米,未來或將進一步擴展至1500千米,若在西南島嶼部署,其覆蓋范圍已超出常規防御需求,對區域海上通道構成潛在軍事威脅。島嶼防御用高速滑翔彈射程或擴展至3000千米,遠超“島嶼防御”所需合理范圍。遠程打擊武器的研發違背“專守防衛”原則,引發外界對日本進攻性軍事能力擴張的擔憂。
外媒稱,此次演習向外界傳遞了日本“突破戰后防御定位”的信號,顯示其從“防御性自衛”向“進攻性威懾”轉向,暴露出其意圖挑戰和重塑周邊安全秩序,值得關注和警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