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有特長的官兵減減負


“鄧昕楠正在學習理論,讓我來吧……”這天體能訓練后,連長和幾位戰友找我按摩放鬆,戰友高凌霄主動“攬活”,我終於有自己的時間補短板。
我是醫學世家出身,從小跟著父親學習中醫推拿,練就了一身舒筋活絡的好手藝。剛下連時,指導員要求對新兵登記建檔,我沒有多想,就在特長那一欄填了“推拿”。
一次長跑后,連長點名要檢驗我的特長。我使出“渾身解數”,讓親身體驗一番后的連長贊不絕口:“你手藝真可以啊!”這下,我一“按”成名,越來越多戰友慕名而來。我也成了戰友口中的“推拿大師”,每次體能訓練一結束,宿舍門外就排起長隊,人數堪比我入伍前每天經手的病患。
起初,我對能發揮自身特長幫助戰友頗為得意。但時間一長,事情發展出乎我的意料。因為成了“香餑餑”,我幾乎每次都被連裡幾名老班長叫走,優先給他們按摩。漸漸地,一些不明情況的戰友以為我為了討好骨干,隻給特定人按摩放鬆,便開始疏遠我。
得知被戰友誤會的原委,我百口莫辯,心裡很不是滋味,當晚敲開了指導員的房門。指導員了解事情經過后,利用教育契機,組織大家開展了一次“如何正確發揮個人特長服務連隊”的討論,引發熱議。
“我會修車,但咱連裡裝備出現小故障,大家不去報修專找我,導致我的個人安排常‘泡湯’”“我學過舞蹈,可我想把更多精力用在學專業上,不想大到晚會,小到小演出,都要上台‘露一手’”“我懂電腦,但班長們今天讓我升級軟件、明天叫我重裝系統,影響了我的正常訓練”……聽著戰友們的發言,一些人臉上火辣辣的。
“讓有一技之長的戰友幫忙本無可厚非,但更要體諒這些‘專業人士’,多想想在你需要幫助時,他們是不是也在忙?是不是心甘情願?在這方面,我也有責任。下一步,我們要給有特長的官兵減減負……”指導員說道。
那天晚點名后,幾名班長主動向我道歉。不久,連裡決定開設“特長培訓班”,讓我作為首個特長小教員,向戰友傳授放鬆肌肉的相關推拿技巧。同時,指導員還囑咐我傾囊相授,把“獨家秘笈”變成“大家手藝”,帶出更多能手,發揮出個人特長的最大效益。
課堂上,大家聽得格外認真,兩人一組,互相練習手法,勁頭十足。看到戰友們專注的眼神和逐漸熟練的動作,我心裡滿是成就感。從那以后,每到業余活動時間,我沒有以前那麼忙了,可以專心做自己的事情,其他有特長的戰友也一樣。
(吳驍峰整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