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浙江省文成縣軍地深入推進全民國防教育

打造紅色教育矩陣

2025年07月28日08:44 | 222
小字號

“誦讀周定烈士的紅色家書,讓我深刻體會到革命先輩的堅定信仰。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要以先烈為榜樣,把愛國情轉化為報國志。”日前,浙江省文成縣舉行“重走紅軍路、追憶革命史”國防教育活動,第三實驗小學學生周鎏坤的發言引發大家共鳴。作為革命老區,文成縣軍地深入挖掘當地紅色資源深入推進國防教育,取得積極成效。

近年來,文成縣深挖浙南革命火種發源地的紅色歷史,將紅十三軍、紅軍挺進師等革命武裝的浴血奮戰歷程變為生動教材。他們通過整合劉英紀念館、坦岐革命陵園、中共閩浙邊臨時省委舊址等20處革命遺址,構建起以文成縣革命烈士紀念碑為核心,各鄉鎮紅色景點為支點的“一核多點、全域覆蓋”紅色教育矩陣。縣人武部領導介紹,他們聯合教育部門制定《紅色資源國防教育轉化實施方案》,將遺址群劃分為“星火燎原”“鐵血征程”“山河永頌”三大主題區,通過“沉浸式教學+體驗式研學+實踐式傳承”等途徑,實現歷史場景與現實課堂的有機融合。

在石垟林場紅色記憶展館內,VR技術重現的1936年割草坳戰斗場景令人震撼。第三實驗小學老師廖雙雙在虛擬戰場中目睹紅軍戰士以血肉之軀筑起屏障的瞬間,情不自禁地說:“當虛擬的子彈呼嘯而過,先烈們的誓言有了具象化詮釋。”該縣創新運用數字化手段打造“紅色記憶雲課堂”,開發“浙南星火”沉浸式劇本殺等12個特色項目,使國防教育由靜態展示向動態體驗轉變。

從古道青石旁矗立的烈士紀念碑,到應征青年在革命舊址前立下的強軍誓言,文成縣通過“看得見的紅色印記”培育“看不見的精神力量”。另外,該縣還創新設計“紅色記憶銀行”項目,通過“精神存折”量化記錄青少年參與國防教育的實踐成果,將其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形成可感知、可衡量的育人指標。正如該縣國防教育辦公室負責人所說:“我們不僅要讓青少年記住歷史,更要讓他們理解歷史的重量,把革命精神轉化為強國強軍的不竭動力。”(陳旭鋒、宋芳龍)

來源:中國國防報

(責編:王瀟瀟、彭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