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美等國調整預警機採購思路


美國海軍裝備的E-2D預警機。
據外媒報道,法國日前與瑞典簽署意向書,將從該國薩博公司訂購2架“全球眼”預警機,取代老舊的E-3F預警機,並保留追加訂購2架的選擇權。無獨有偶,加拿大、美國在預警機採購方面也出現新動向,引發外界普遍關注。
“全球眼”預警機以加拿大龐巴迪公司研制的“環球”6000公務機為平台,搭載1部薩博公司研制的“愛立眼”預警雷達,並配備萊昂納多公司研制的“海浪花”7500E海上監視雷達和多類型傳感器。該預警機比E-3F預警機機體更小,但續航時間基本持平,在海上監視能力和維護成本方面更具優勢。其搭載的“愛立眼”預警雷達為有源相控陣雷達,重約1噸,最大探測距離達550千米,可探測、跟蹤、監視各類空中和水面目標,性能優於E-3F預警機的脈沖多普勒雷達。
由於“全球眼”預警機不具備上艦能力,除採購該型預警機外,法國海軍還計劃從美國採購3架E-2D預警機,以替代“戴高樂”號航母上的E-2C艦載預警機。
薩博公司還在向加拿大推銷“全球眼”預警機。在該公司看來,“全球眼”預警機平台採用加拿大“環球”6000公務機,能夠降低加拿大採購維護成本,促進加拿大航空工業發展。另外,該預警機配備的“海浪花”7500E海上監視雷達,可在遠距離探測小型摩托艇和海面上的潛艇潛望鏡。這對於尋求擴大北極地區軍事存在的加拿大具有重要意義。
據報道,“全球眼”預警機在加拿大的競爭對手,是美國波音公司的E-7預警機。E-7預警機與加拿大即將接收的P-8反潛巡邏機,均以波音-737客機為平台改進而來,在維護等方面具有優勢。
不過,E-7預警機的發展前景近來並不被看好。美國空軍原計劃以E-7預警機代替老舊的E-3預警機,但據外媒報道,美國國防部和空軍正考慮取消E-7預警機採購計劃,轉而採用美國海軍使用的E-2D預警機。分析人士稱,美空軍這一考慮,可能出於E-2D預警機相比E-7預警機更便宜,性能更為先進,其起降特性也更符合美空軍“敏捷戰斗部署”概念。然而,分析人士認為,E-2D預警機對於美空軍來說存在一系列適用性問題。
首先,E-2D預警機僅能搭載5名指揮人員,相比E-7預警機,指揮能力有限。其次,E-2D預警機的航程、飛行速度和高度都不如E-7預警機,特別是較低的飛行高度,限制了其雷達探測范圍。再次,E-2D預警機採用美海軍慣用的軟管加油方式,而美空軍採用的是硬管加油方式。盡管美空軍部分KC-135R加油機相應配套了軟管加油吊艙,在加油硬管末端加裝有錐套的軟管,但會影響為其他機型加油。同時,渦槳動力的E-2D預警機飛行速度比噴氣動力的KC-135R加油機慢,影響了加油任務的組織和效率。
美空軍是否會採用E-2D預警機,最終要看美國國會的態度。不過,美國國防部和空軍考慮取消E-7預警機採購計劃,可能對E-7預警機的外銷造成一定影響。
分析人士認為,法國選擇“全球眼”預警機,美空軍考慮使用E-2D預警機,似乎出現預警機小型化的趨勢。其實,這只是一些國家基於自身情況的考慮。例如,法國選擇“全球眼”預警機,不僅考慮其採購維護成本低,也看重其海上監視、偵察能力等。這樣的多用途小型預警機比較適合軍費有限的國家,它們能夠以較低價格同時獲得預警、海上監視和偵察等多項能力。美空軍考慮使用E-2D預警機,則是出於降低採購維護成本,同時滿足其“敏捷戰斗部署”概念的要求。
實際上,相比小型預警機,大型預警機仍有優勢。例如,在搭載有源相控陣雷達方面,大型預警機可搭載更大面積的雷達陣列,擁有更多發射/接收模塊,不僅探測范圍更大,跟蹤的目標更多,抗干擾能力也更強。同時,因為搭載的指揮人員更多,大型預警機的指揮能力也強於小型預警機。(范曉峰)
來源:中國國防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