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於發掘戰士的“潛能愛好”


“感謝指導員,是您的鼓勵和幫助讓我重拾信心。”前不久,上等兵小劉對我表達了謝意。看著他從沉默寡言變得滿臉自信,我很是欣慰。
小劉以前比較內向,下連一年多來很少主動和戰友交流,訓練成績也不突出。每次集體活動,他常默默待在角落,找他交流談心,他也總是問一句答一句,不願多說。
一天晚飯后,我路過宿舍時,忽然聽到一陣悠揚的口琴聲。推門一看,小劉正在專注地吹奏。見我進來,他慌忙收起口琴解釋:“我就是隨便吹吹。”
“沒想到你還有這門才藝。”我問他,“以前咋沒見你吹過?”小劉低著頭說:“我覺得自己吹得不好,怕大家見笑……”
交流中我發現,小劉不是不想融入集體,只是由於不夠自信,這才隱藏了自己的愛好特長。
我在連務會上講了此事,大家研究后決定,由小劉負責連隊的文化活動策劃,組織“軍營才藝角”。我宣布后,見小劉有些驚訝與忐忑,便拍拍他的肩膀鼓勵說:“大膽去做,有困難隨時找我。”
活動策劃期間,小劉在和戰友的交流中漸漸打開了心扉,能力也得到大家認可。“軍營才藝角”活動中,他上台表演口琴獨奏,點燃了現場氣氛。在他的帶動下,官兵紛紛上台展示才藝。
這段經歷讓我意識到,很多年輕官兵懷有一技之長,創造條件讓他們發揮特長,既可以展示個人風採,又可以服務連隊建設發展。
為了更加深入了解官兵,我開始嘗試在連隊設置“心裡話信箱”,鼓勵戰士們實名或匿名寫下心聲﹔每周五定期開展“談心夜話”,引導大家在輕鬆氛圍中暢所欲言,說出真實想法。
一次“談心夜話”,聊到體能訓練話題時,二級上士季瑞雲隨口對身邊戰友說:“我上大學時學的是體育專業,專長是田徑類項目,如果沒來當兵,我可能就是一名體育老師了。”
聽了季瑞雲的分享,其他戰士也紛紛暢所欲言。二級上士王國棟說在地方時考取了駕駛証,有兩年貨車司機經歷﹔上等兵李浩禹說自己大學學的是計算機專業……
這些都被我們記在心裡。很快,在連隊支持下,王國棟成為駕駛復訓教練員,帶出10多名優秀駕駛員﹔季瑞雲擔任了軍事體育補差組組長,幫助成績靠后的戰友進行科學訓練。前段時間,李浩禹的計算機培訓班也辦了起來,很多戰士主動利用課余時間參加培訓,連隊擅長電腦的骨干也逐漸增多。
如今,連隊榮譽牆上不僅有“軍事訓練先進個人”,還展示著戰士們發揮專長創作的作品。訓練間隙,也時常能看到新面孔向大家展示才藝。
看到連隊活力滿滿,我更加明白,戰士都有自己獨特的光芒,帶兵人要俯下身觀察、靜下心傾聽,善於發掘他們身上被隱藏的“潛能愛好”,讓每個人都能發揮自己的特長優勢,為連隊建設注入新動能。
(王璨然、譚志整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