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布局全球軍工市場


近日,韓國造船企業韓華海洋宣布,已表決通過在加拿大設立分公司的議案,旨在參與加拿大新一代潛艇項目競標。作為全球第五大潛艇出口商,韓華海洋的相關動向,折射出韓國加速布局全球軍工市場的趨勢。
加拿大公共服務採購部於2024年發布信息征詢書,計劃採購12艘3000噸級常規動力潛艇。為贏得這份價值達450億美元的訂單,韓華海洋加快推進與加拿大本土軍工企業的合作和技術交流。2024年5月,韓華海洋參加加拿大國際安全與防務展覽會,展示本公司的潛艇平台和技術能力。同年11月,加拿大海軍司令考察韓華海洋巨濟造船廠期間,韓華海洋向其展示張保皋-Ⅲ級潛艇生產線與相關水下技術,並突出冰區適配、快速交付、價格便宜等特點。
此次即將在加拿大設立的分公司,將成為繼美國、日本、新加坡等國之后,韓華海洋設立的第7個海外分公司。韓華海洋不僅將在加拿大建立生產基地,還將幫助加拿大強化潛艇維修能力,滿足加拿大本土化需求。此外,韓華海洋與現代重工集團合作,承諾2035年前向加拿大交付首批4艘潛艇。
據韓華海洋公開數據,其2025年上半年銷售額同比增長33.6%,達到6.43萬億韓元(約合46.3億美元)。這一數據背后,是韓國軍工產業在安全環境與經濟轉型背景下快速轉型的結果。近年來,韓國在系統性政策設計與市場策略方面加速布局,以期多層次、全方位開拓全球軍工市場。
政府層面大力推動。一直以來,韓國政府將推進武器出口作為重點外交方向,並形成“高層營銷”特色。韓國總統對波蘭等國進行國事訪問時,該國軍工企業高管通常組團隨行,直接促成多項大額訂單。此外,韓國防衛事業廳作為專職機構,通過簡化出口審批流程、提供出口信用擔保等措施降低企業風險。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設立專項基金,對出口企業提供資金支持。
市場層面多元開拓。在歐洲市場,以“技術轉讓+本土化生產”的方式打開市場,比如,今年7月,與波蘭簽署180輛K2主戰坦克出口合同,其中63輛將由波蘭軍備集團在當地組裝﹔在東南亞市場,向菲律賓等國出口的海軍艦艇較西方同類產品價格更低,有助於其搶佔市場份額﹔在中東市場,則強調“全生命周期服務”,比如,與沙特阿拉伯簽訂的“天弓-2”防空導彈系統出口協議,包含一項為期10年的綜合維護協議。
技術方面多路徑突破。一方面,通過國際合作突破技術瓶頸,在美國禁止向韓國出口戰斗機核心技術后,韓國選擇引進以色列相關技術,加快戰斗機研制步伐。另一方面,持續加大自主研發投入,聚焦人工智能、無人作戰等新興領域,推動氫能主戰坦克等新概念武器研發,以期形成覆蓋多個領域的武器裝備體系,更好對接多國武器裝備需求。
相關評論稱,此次韓華海洋在加拿大設立分公司,是韓國布局全球軍工市場的又一重要嘗試,既謀求經濟利益和安全自主,也試圖提升國際防務話語權。需要指出的是,韓國軍工的快速擴張並未從根本改變其“大而不強”的產業格局。技術自主、市場結構、戰略協調等方面的深層次問題,仍將制約韓國軍工產業未來發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