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淺談國防動員發展新特點

郭 勇
2025年08月12日09:27 | 來源:解放軍報222
小字號

未來戰爭將在多維空間展開,以領域高邊疆、方式高混合、裝備高技術、對抗高強度為主要特征。國防動員應准確把握未來戰爭對國防動員提出的新要求,集聚各領域優勢資源,將戰爭潛力快速轉換為制勝實力。

體系化聚合優勢資源。未來戰爭,集聚戰爭資源的速度和精度將成為爭奪戰場主動權的重要因素。動員援戰的顯著特點是“新”,多是戰略前沿技術、尖端創新技術和顛覆性技術﹔突出特征是“廣”,涵蓋空天、網電、人工智能等多領域。國防動員必須著眼敏捷釋能、持久供能,深度優化動員援戰征儲供體系化布局,全面提高潛力資源轉換效率。要基於國家戰略支撐,將重點潛力統籌配置,長期規劃,統一布局﹔基於戰略方向支前,聚合資源,先手設計,前瞻布局﹔基於戰場動態保障,調配新域新質資源,按戰役布勢和援戰效能,動靜結合,靈活布局。著眼未來戰爭,以作戰籌劃為基點、動態需求為重點,通過算法模型推演,預判戰爭趨向走勢、戰場消耗高峰﹔依托科研機構、高新企業、高等院校等,對新式裝備進行升級改造和軍事化賦能。加強國防動員指揮系統、網絡信息基礎設施、大數據建設,推動智慧城市建設搭載嵌入國防動員功能。通過雲網整合、算力聚合,構建縱向貫通各層級、橫向覆蓋各領域的動員信息網絡,運用需求智能生成、潛力智能感知、兵力智能征召等技術手段,實時掌控潛力資源流動、流向、流量,實現態勢感知全域化、任務分配智能化、行動調控實時化,滿足未來戰爭持久援戰需求。

多域化填補死角盲區。未來作戰場景多元、全域多維,戰場感知難度日益增大。國防動員應立足廣域布勢、全域制衡,充分發揮民用力量維度全、數量多、分布廣等優勢,聚力援戰保戰,為形成戰場感知優勢創造有利條件。從外軍作戰實踐看,通常將各種偵測裝備聯合組網、形成互補,對戰場態勢等進行全時監控、實時預警﹔給無人機、高空飛行器等加載偵察設備,對遠距離重要目標進行劃區偵察、重點監控。依托既有網信基礎設施,利用關聯分析、知識推理等智能算法和模型,全時跟蹤網絡動向﹔利用數據挖掘、語義聚類、數據提取等技術手段,多維度、全態勢提升網絡情報信息挖掘和分析能力。

精敏化實施保障行動。國防動員必須適應未來戰爭新形態、戰力新元素、戰場新需求,確保作戰全程快速精准釋放國防動員支援保障效能。要將各類潛力資源要素細分為各功能模塊,建立完善標准體系、兼容規范和編配原則,形成分布式優化組合預儲模塊,實現戰時潛力資源聚優增效。厘清經濟、衛生、交通等領域的動員潛力和內在關聯,以作戰需求為牽引,協調、整合潛力資源的產業鏈分工和地域性分布,對重要裝備、物資等資源實行全鏈路動員,確保上下游平戰轉換同步、整體運轉順暢、供應持久穩定。探索建立智能化“動員雲”、可視化潛力庫,實現動員供給側和需求端定制化“下單”,依托現代物流體系實現直達式保障。對戰時突發、急需的特殊性、關鍵性、稀缺性動員需求,按照優先、可靠、保密、迅捷原則,對特定人才、技術、裝備等施行精准征用,簡化流程、壓縮周期。

(責編:任佳暉、彭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