捍衛榮譽戰旗 爭當英雄傳人


戰旗獵獵,榮光閃耀。榮譽戰旗是一支部隊的精神圖騰,是前輩軍人浴血奮戰換來的——展示初心、宣示使命、指引征程,新時代革命軍人要永遠高舉、永遠捍衛、永遠守護。
“這是英雄的旗幟,勝利的旗幟,不朽的旗幟。”9月3日,雄偉的天安門,寬闊的長安街,滾滾鐵流簇擁著一片鮮紅,由80面榮譽戰旗組成的戰旗方隊整齊列陣,以昂揚面貌和恢宏氣勢接受習主席檢閱、接受祖國和人民檢閱。
戰旗方隊,代表的是浴血於抗日烽火的功勛榮譽,每一面戰旗都是抗戰先烈用熱血和生命鑄就,書寫著一段可歌可泣、蕩氣回腸的抗戰歷史。這次受閱的80面榮譽戰旗,都是從八路軍、新四軍、東北抗聯、華南游擊隊等授稱(命名)單位中遴選出來的,由榮譽承載單位官兵擎旗受閱,寓意偉大的抗戰精神接續傳承,人民軍隊無畏艱難、奮勇前行。
“平型關大戰突擊連”戰旗高高飄揚。抗戰時期,這個連隊隸屬於八路軍第115師343旅685團2營。平型關戰役中,第115師一舉殲滅1000多名日軍。戰后,該連因英勇頑強、殲敵較多,被第343旅授予“平型關大戰突擊連”榮譽稱號。首戰平型關,威名天下揚。平型關大捷是八路軍出師抗日首戰,一舉打破了日本軍國主義不可戰勝的神話,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斗志。
“攻堅英雄連”戰旗寫滿榮光。抗戰時期,這個連隊隸屬抗日名將彭雪楓創建的新四軍第4師11旅31團。1945年5月,他們在宿南戰役中重創日軍,全殲偽軍1個團,揭開了蘇豫皖抗日軍民大反攻的序幕。戰后,連隊被第4師授予“攻堅英雄連”榮譽稱號。新中國成立后,這個連隊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完成了汶川抗震救災、國際維和、聯合軍演、高原演訓等重大任務,為支援地方建設、履行強軍使命等作出了貢獻。
“演馬庄戰斗英雄連”戰旗令人仰望。1944年7月7日,八路軍海陵獨立團第2連在演馬庄進攻戰斗中英勇頑強、敢打硬拼,堅持同日寇白刃拼殺,以劣勢裝備全殲日寇一個小隊,受到濱海軍區褒獎,榮獲濱海軍區授予的“演馬庄戰斗英雄連”榮譽稱號。今天,該連的誓詞寫著:“我是誰?我是演馬庄戰斗英雄連的血脈,是千百位先烈后繼的勇士,是英雄連隊最優秀的一員,我必將與我的連隊同生共死!”
像以上3面戰旗一樣,其他受閱的77面戰旗,包括我軍未被展示的榮譽戰旗,背后都有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戰斗故事,一位位令人崇敬的英雄模范。這樣的戰旗永不磨滅,永遠飄揚在每名官兵心中。
旗幟,引領方向。旗幟,凝聚力量。每一面鮮血染紅的戰旗,都有一種光榮傳統在閃耀、一種精神血脈在賡續、一批英雄模范在召喚。這些紅色基因集中體現在聽黨指揮、理想信念、改革創新、戰斗精神、革命紀律、軍民團結等方面,是人民軍隊的“DNA”,是我軍區別於其他軍隊的根本所在。它承載著我軍的性質、宗旨和本色,蘊含著人民軍隊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力量源泉。凡樹有根,方能生發﹔凡水有源,方能奔涌。我軍之所以英雄輩出,之所以永葆純潔光榮,之所以能打勝仗,根本原因是一代代官兵始終在黨旗戰旗的引領下行動和戰斗,大力傳承和賡續紅色基因,確保血脈永續、根基永固、優勢永存。
實現我們的目標,需要戰旗引領,需要榜樣示范,需要英雄精神。當前,從國際戰略形勢看,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我國安全形勢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增大﹔從國家安全環境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同世界百年變局歷史性交匯,我們維護國家安全和發展的能力前所未有,同時斗爭的艱巨性和復雜性也前所未有。在這種情況下,更加需要我們用青春和熱血捍衛榮譽戰旗,爭當英雄傳人,爭取新的更大榮光,為奮斗建軍百年、奮進強軍一流凝聚磅礡力量。
捍衛榮譽戰旗,貴在賡續紅色基因,弘揚我軍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戰旗上寫滿鐵血榮光,也寫滿紅色血脈。弘揚我軍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是強固忠誠根基、永葆性質本色的政治保証,是深化備戰轉型、攻堅建軍百年的制勝密碼,是提振軍心士氣、凝聚奮斗力量的內在自覺。廣大官兵隻有永葆赤子之心,弘揚奮斗精神,喚起“知其難為而為之”的責任擔當,堅定“雖九死其猶未悔”的必勝信念,成為讓人看得見的“活傳統”,才能不辱使命、不負重托,在新時代創造新業績,為戰旗增添新的光彩。
習主席強調:“軍隊是要打仗的,而且是要能打得贏的。”捍衛榮譽戰旗,重在精武強能,錘煉能打仗、打勝仗的過硬本領。榮譽戰旗的獲得,是無數英雄拼出來的,是在血火戰場打出來的。戰場打不贏,一切等於零。這就要求廣大官兵保持底線思維和極限思維,樹牢憂患意識、危機意識、打仗意識,拿出隻爭朝夕、如飢似渴的勁頭,大興學習戰爭、研究戰爭之風,著力提高新時代打贏能力,確保一旦有事能上得去、打得贏,用勝利去爭取新的榮譽戰旗。
“戰旗在,信仰就在。任它風來刮、雨來打,任它雪來壓、雷來炸,戰士依舊迎朝陽,戰歌依舊唱芳華,戰旗依舊美如畫……”這就是戰旗的神聖與魅力,也是戰旗之於軍人的意義所在。(何鐵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