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英國發布新版《國防工業戰略》

2025年09月24日09:04 | 來源:中國國防報222
小字號

點擊播報本文,約

9月上旬,英國國防部發布新版《國防工業戰略》(以下簡稱“戰略”),旨在以國防工業、軍工產能與軍隊建設的協同發展為核心,分階段、分區域、分領域加快軍工建設。不過,部分外媒對英國國防工業發展前景提出質疑,認為其恐難達到實際效果。

提升防務開支

英國政府擬劃撥2.5億英鎊(約合3.4億美元)專項資金,用於推進“戰略”落地。該筆資金由政府聯合企業、學術界及國防部相關部門統籌使用,具體用於新增就業崗位、工人專業技能培訓,以及創新技術研發與應用等。英國財政大臣裡夫斯表示,“戰略”的目的是在保障國家安全的同時,激發國防創新活力,並推動地區經濟增長。英國高層預計,到2035年,“戰略”將幫助英國在國防領域創造至少5萬個崗位,為8萬至9萬人帶來就業機會。

依托該“戰略”,英國國防部計劃在英格蘭、威爾士、蘇格蘭、北愛爾蘭4地,依據國家工業布局及各地軍工優勢,在10年內以動態調整、持續加碼的投資模式,推動軍備與經濟水平同步提升。

首批方案基本確定,具體內容為:在英格蘭普利茅斯打造國家級海洋自主技術中心,以強化海軍能力。在英格蘭南約克郡,建設國防領域先進材料與鋼鐵生產基地,用於生產武器裝備所需的特種零部件。在威爾士重點發展無人機、自主戰斗平台等人工智能技術武器,同時建立該領域軍隊技術研發中心。為此,英國國防部將與泰克弗公司及斯諾登尼亞航空航天中心等企業和機構簽署合作協議。在蘇格蘭克萊德河沿岸、羅賽斯及部分院校科研機構周邊發展關鍵產業集群,主要開展海事與航天技術創新領域研究。在北愛爾蘭推動泰雷茲、哈蘭德與沃爾夫等網絡技術企業,以及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安全信息技術中心,與英國國防部圍繞網絡安全及軍民兩用技術開發開展深度合作。

英國國防大臣希利表示,陸續落地的方案將為英國軍工及創新技術企業帶來機遇,也將為國防部與分布於各地的產業集群搭建新合作關系。

有外媒評價稱,英國政府計劃2027年前將防務開支佔GDP的比例提升至2.6%,並進一步推動該比例突破3%。此次出台的“戰略”實質是在此防務開支目標框架下,以國家安全為名、圍繞軍事能力建設與軍工產業發展制訂的長期投資計劃。

出台多項舉措

“戰略”自2024年11月啟動籌備與起草工作,今年6月完成草案。在此期間,英國政府陸續出台多項舉措為其鋪墊。值得關注的是,這份“戰略”與此前發布的《國家戰略防御評估》《國家安全戰略》共同構成系列文件,被外界視作“英國推進冷戰后最大規模軍事擴張計劃的新三部曲”,3份文件在內容上存在緊密銜接關系。

《國家安全戰略》中,英國政府將國防工業定位為“經濟增長引擎”,意圖通過軍工產業鏈帶動北部地區產業發展,緩解區域發展失衡問題。該文件指出,軍工擴張可以創造3萬個高技能崗位及1.4萬個應屆大學生就業機會,覆蓋潛艇建造、人工智能、精密制造等領域。此次發布的“戰略”,正是對《國家安全戰略》中國防工業相關部署的具體落實。

《國家戰略防御評估》要求軍工業向“戰時化提速”,並提出武器裝備產能擴張、核潛艇規模擴大與建造效率提升、核彈頭設施現代化、數字化軍事轉型等目標。其中投入專項資金新建6座武器與爆炸物工廠、擴建潛艇基地等措施,與“戰略”中提及的分區域、分領域精准投資思路基本一致。

此外,在“戰略”公布前一天,英國國防部發布重要信息預熱,宣布2026年將投入1.82億英鎊設立5所技術學院,重點培養潛艇工程師、網絡戰專家、焊接技工等“國防工業緊缺人才”,並開設數千門短期課程,幫助軍工企業快速提升員工關鍵技術能力。希利稱其為“數十年來規模最大的國防領域技能培養計劃”。

前景受到質疑

英國高層公開發聲支持該“戰略”,但外界對其未來前景多持負面看法。德國、法國等歐洲國家媒體認為,英國出台“戰略”,意圖分享“歐洲再武裝”計劃帶來的軍工紅利,此舉或引起歐盟國家不滿。

英國國內媒體擔憂該“戰略”難以達到預期效果。有分析稱,目前英國國防工業企業規模與德國、法國相當,但營業額、海外出口額等數據明顯落后於德法兩國,主要原因在於技術儲備不足與成本過高,這一現狀恐將制約“戰略”目標的實現。

英國軍工領域內部人士則抱怨,國防工業可能出現效益“外流”,淪為“為他國代工的產業”。數據顯示,過去10年,英國在巴布科克公司、羅羅公司、BAE系統公司等核心軍工企業中的持股比例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反映出英國在本國重要軍工企業中的影響力正不斷削弱。(劉磊娜)

(責編:任佳暉、唐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