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國防教育“走”進日常生活
——新修訂的國防教育法施行一周年回眸
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2001年,我國第一部國防教育法頒布施行。第一個以法律形式確立的全民國防教育日,主題為“關注國防,就是關心自己的家園”,鮮明地道出“國”與“家”的緊密聯系。
2024年9月,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新修訂的國防教育法。翻看法律條文,41處“應當”的表述,對國防教育領導體制和相關部門工作職責進行明確﹔多處“支持”“鼓勵”“可以”等字眼,為深化全民國防教育提供更加具體的法律支撐。
國無防不立,善教得民心。國防教育法新修訂1年來,各地不斷探索新形式、新做法,將全民國防教育工作向縱深推進、向末端落實。國防主題專列穿行城市街區,紅色旅游景區吸引八方來客,軍營開放日響起“我長大也要當解放軍”的童聲,閱兵儀式上老兵敬禮的鏡頭在萬千網友的手機間轉發……當國防教育“走”進日常生活,國防不再是抽象的宏大敘事,而是觸動心靈的生活場景。
各司其職
合奏同心樂章
秋日的北國春城,戰機轟鳴與地面喝彩交織。
藍天為幕,戰機為筆,飛行表演隊駕機在空中劃出道道彩煙,第十一屆空軍航空開放活動和長春航空展在吉林長春開幕。
在來自全國各地的觀眾抵達展區前,長春市委宣傳部工作人員十分忙碌——長春航空展舉辦期間,恰逢第25個全民國防教育日,長春市各部門依照職責分工,積極籌劃相關活動。
“自2019年首次舉辦以來,長春航空展早已超越觀展的范疇,成為生動的國防教育課堂。”市委宣傳部一名工作人員說,“早在活動開始前,各部門就主動與我們聯系,協調相關事宜,著手制訂活動計劃。”
當國防教育冠以“全民”二字,這項工作成為多部門共同參與的系統工程。新修訂的國防教育法明確“堅持中國共產黨對國防教育工作的領導,建立集中統一、分工負責、軍地協同的國防教育領導體制”,“中央全民國防教育主管部門負責全國國防教育工作的指導、監督和統籌協調”。
新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明確后,不少基層工作人員坦言,“國防教育工作的職責分工更清晰了,開展工作的流程更順暢了”。
在長春,當地建立全民國防教育專項工作機制,出台相關工作細則。記者翻閱細則看到,從國防教育所需場地、設施保障管理到重大紀念活動組織協調,均有明確的責任部門。如同交響樂團中樂手熟知自己的樂譜,各部門各司其職,合奏出全民國防教育的同心樂章。
此次航空展期間,長春軍地各部門再次密切合作:不遠處的藍天公園,城建部門推出“十裡航跡路、百年航空史”主題游覽路線,不少市民游客駐足打卡﹔夜幕降臨,文旅部門組織多場無人機表演,展現長春作為“航空搖籃”的深厚底蘊……為期5天的長春航空展,讓航空熱潮“溢”出展區,點燃城市大街小巷。
新修訂的國防教育法明確,國防教育的對象是全體公民,並對開展社會國防教育的主體和內容作出規定。
“您所在的車廂主題為——中流砥柱。”抗戰勝利紀念日前夕,北京地鐵19號線“偉大勝利”主題專列上線。
城市基礎設施“上新”,讓國防教育融入市民日常生活。有網友點贊這趟專列:“坐上專列在城市間穿行,仿佛聽見穿越80年的勝利號角。”
青春淬火
筑夢菁菁校園
“從前,草原的盡頭是雪山,積雪終年不化。如今,我站在祖國的海岸邊,教官說,遠方的深藍是我們要守護的海疆。”
這個暑假,來自新疆塔裡木大學的蘇比努爾·尼扎木丁第一次離開天山腹地,與全國760余名學生一起來到山東青島,參加第10屆全國學生軍事訓練營。這項活動自2014年開展以來,已走過10余年歷程,一茬又一茬青少年接受愛國強軍的青春淬火。
青少年學生的國防素養關乎國防建設的未來。2001年,首次頒布的國防教育法就把“學校國防教育”作為專章單獨行文,強調學校國防教育在全民國防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新修訂的國防教育法在學校國防教育方面作了“加法”,針對不同年齡段青少年實際,對小學、初中、高中階段學校和普通高等學校的國防教育目標、內容和方法途徑等進行補充完善,是一處重大創新。
9月4日,一場“軍事武器模型校園展”在安徽省阜陽市清河路第一小學舉辦,六年級學生王天裕的展位前圍滿了好奇的同學。當他將自制的戰斗機模型送上天空,銀白色機身在操場上方劃出優美的弧線,展位前響起同學們的陣陣歡呼。
“我在科學老師指導下調整了4次機翼角度,才順利將模型放飛。這讓我想起電視上看到的先進戰機,它們背后一定有無數科學家和工程師付出的心血。我對他們更加敬佩了。”王天裕說。
同樣的敬意,還在寧夏同心縣同心中學高一學生金文卓的心中激蕩。前不久,同心縣組織多所中學結合高一年級學生軍訓,開展“行走的思政課”紅色研學活動,2800余名師生徒步往返42公裡。“一路上,我們聽著紅軍西征歷史和民族團結故事前行,更加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金文卓說。
在各大高校,國防教育的成果體現為學生們參軍報國的實際行動。近日,廣東省廣州市舉行2025年秋季新兵歡送儀式。隊列中,來自廣州大學的應屆畢業生邱仁杰走過“從戎門”,啟程奔赴空軍某部。
今年上半年,廣州市“國防教育暨征兵宣傳進百校”首場活動在廣州大學舉辦。在國防教育大篷車上,邱仁杰戴上VR設備,即可操控虛擬無人機開展偵察、巡邏等任務。新奇的體驗讓他震撼不已,當即向在場工作人員咨詢參軍入伍相關事宜。
近年來,多地入伍新兵中大學生佔比超過90%。新修訂的國防教育法與時俱進,明確“學校國防教育應當與兵役宣傳教育相結合”,高校宣傳部門、兵役征集部門等密切協同,營造當兵光榮的濃厚氛圍,鼓勵有志青年將愛國之心化為報國之行。
跨越山海
打造生動課堂
“來了!看到了!”
7月3日,香港數碼港海濱公園的人群沸騰起來。他們望向遼闊海面上破浪前行的巨艦,難掩激動。當海軍山東艦航母編隊緩緩駛入香港特別行政區區界,“航母熱”在港城蔓延。
開放參觀活動中,海軍官兵面向香港青少年舉辦國防知識講座。台下,中學生葉思航聽得格外認真。葉思航曾參加駐香港部隊舉辦的青少年軍事夏令營,參觀過“夢起東方——中國夢·強軍夢·香江衛士”主題展覽。“駐香港部隊官兵守衛香江,海軍將士奔赴遠洋,有他們的守護,我們心中安全感滿滿。”葉思航說。
新學期開學,西藏軍區“墨脫戍邊模范營”一級上士曹世學又開始忙碌起來。完成工作任務后,曹世學來到墨脫縣背崩鄉小學,為學生上國防教育課。
曹世學還有另一個身份——背崩鄉小學“國防副校長”。2021年,墨脫縣教育局聯合西藏軍區某邊防團,選聘優秀官兵到駐地學校擔任“國防副校長”。曹世學除了課上普及國防知識,還聯絡墨脫軍地開展軍事實踐活動,組織學生體驗軍營生活,參觀“墨脫戍邊模范營”榮譽室,培養他們愛黨報國、固邊興邊的情懷。
一“山”一“海”的生動實踐,充分體現軍隊是國防教育資源的“重要供給側”。此次修訂明確“中央軍事委員會機關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協同中央全民國防教育主管部門開展國防教育”。協助學校組織軍事訓練、對地方教師進行培訓、定期舉辦軍營開放活動……軍隊為地方開展國防教育提供有力支撐。
晚霞映照下,停泊在廣東湛江奧林匹克體育中心海灣的湛江艦更顯威武。2020年8月,第一代湛江艦光榮退役,移交湛江市。
4月23日,人民海軍成立紀念日,第一代湛江艦再次鳴響汽笛——國內首部軍艦海上實景演出《軍港之夜》首場開演。退休一級軍士長談新華是劇中主角的原型,他曾在湛江艦上服役30年,親歷了戰艦從接艦到退役的全過程。退休后,談新華與戰友組建“老兵國防教育宣講團”,為游客講述湛江艦的故事。
談及真實經歷被藝術化呈現,談新華感慨道:“軍艦退役不是終點,而是以另一種方式守護家國。”(記者 於心月﹔楊振坤、陳東東、特約記者 喬振友、郭金、陳美參與採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