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首艘新型護衛艦即將交付


點擊播報本文,約
法國“羅納克海軍上將”號護衛艦進行海試。
法國國防採購局近日宣布,法國海軍首艘防御和干預型護衛艦“羅納克海軍上將”號已駛離洛裡昂船廠,前往其母港布雷斯特海軍基地進行調試與優化。此次離港標志著該艦歷經6年的建造和密集海試階段正式結束,預計將於10月進入驗收階段。
法國防御和干預型護衛艦項目於2017年啟動,由法國國防採購局主導,海軍集團擔任主承包商,項目總成本達35億歐元(約合41億美元)。全部5艘艦艇計劃於2030年前交付,逐步替代現役拉斐特級護衛艦。
首艦“羅納克海軍上將”號於2019年10月舉行鋼板切割儀式,2021年12月鋪設龍骨,2022年11月下水。目前,該艦已陸續完成4個階段的海上測試,接下來的驗收流程將包括艦載武器系統實彈試射和遠洋部署,以全面檢驗其在不同海況下的性能。
該艦長122米,寬18米,滿載排水量4460噸,最高航速27節,採用后傾艦艏與纖細桅杆設計,具備“數字賦能、多域作戰和遠海適應”三大特點。其數字化架構支持360度全頻段威脅偵測,並能實時處理大量傳感器數據。武器系統包括76毫米主炮、20毫米自動武器站和12.7毫米機槍,可發射“飛魚”反艦導彈、“紫菀”-15和“紫菀”-30防空導彈。艦上還可搭載1架10噸級直升機、1架700公斤級無人機和2艘特種部隊突擊艇。
法國防御和干預型護衛艦項目啟動以來,形成了以國內列裝為主、國際合作為輔的雙線發展模式。希臘作為該項目首個海外合作伙伴,於2021年與法國簽署數十億歐元訂單,以技術共享和產能聯動方式訂購3艘護衛艦,並已確認追加第4艘。
有評論指出,防御和干預型護衛艦不僅將成為法國海軍未來的核心戰力,也是歐洲自主防務能力的重要體現。
對法國而言,該項目是實現海軍現代化與維護國防工業自主權的關鍵舉措。5艘護衛艦全部服役后,將顯著降低法國海軍水面艦隊的平均艦齡,增強其維護海外領地安全、保障海上貿易通道及參與國際安全行動的能力。該項目還強化了法國軍工產業鏈,創造數千個就業崗位,同時有助於提升法國外交影響力和推動武器裝備出口。印度尼西亞、挪威等國曾表達採購意向。
此外,該項目也是推動歐洲防務自主和盟國間協同作戰的重要舉措。其數字化架構和原生網絡防護技術,有助於降低歐洲國家對美制裝備的依賴。相關合作還將促進國家間作戰數據共享與維護體系通用化,提升在歐盟“永久結構性合作”框架下執行聯合海上任務的效率。
值得關注的是,該型護衛艦採用的部分復雜技術可能帶來維護與升級壓力,后續建造成本也可能擠佔其他項目預算。其實際作戰效能,仍需經過更多實踐檢驗。(郭秉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