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G-7:裝甲“克星”


點擊播報本文,約
俄羅斯RPG-7式反坦克火箭筒。資料圖片
1993年10月,美軍在索馬裡執行軍事行動時,兩架UH-60“黑鷹”運輸直升機被索馬裡反政府武裝擊落。擊落“黑鷹”的,正是俄羅斯RPG-7式反坦克火箭筒。
作為二戰后蘇聯研制的明星裝備之一,RPG-7火箭筒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初代RPG-1火箭筒。RPG-1由蘇聯根據納粹德國“鐵拳”150式44mm火箭筒仿制而成,隻存在了很短一段時間,后經結構優化改進為新一代RPG-2裝配部隊。RPG-2將火箭筒口徑尺寸縮小至40mm,將腋下挾持的發射方式改為肩射,同時更換戰斗部藥型罩材料為紫銅。RPG-2火箭筒的破甲深度為150mm,達到了當時世界先進水平。
二戰后,隨著北約主戰坦克裝甲性能不斷提高,蘇聯意識到,包括RPG-2在內的數種仿制火箭筒已難以滿足作戰需求,反坦克火箭筒的專項研究機構應運而生。RPG-7火箭筒是其最成功的作品之一,於1966年正式成為蘇聯陸軍步兵班的制式反坦克武器。
針對火箭筒戰斗部威力和有效射程不足問題,RPG-7採用了無后坐力發射藥和火箭彈增程發動機的推進方式。作為世界上第一款採用噴射拋射原理發射的火箭筒,RPG-7在發射中可雙重推進彈藥,將對面狀目標的最大射程提升至920米。此舉能有效減弱尾焰影響,同時優化彈道低伸角度,提升射手操作效率。其裝藥採用精密的圓錐藥型罩,輔以PBX高能炸藥填充,使彈藥爆炸時能生成高溫高速的金屬射流,穿透均質鋼裝甲板。針對裝有爆炸反應裝甲的坦克,RPG-7進一步開發了攜帶串聯戰斗部的火箭彈,以加強射流摧毀效能。
便攜性好、用途多元,服役后的RPG-7火箭筒深受士兵喜愛。RPG-7整體武器系統設計為發射筒、瞄准具和彈藥3個模塊。發射筒採用合金材料,可根據戰斗需求安裝定位、測量、保護等結構,單兵左右肩均可使用。瞄准具則採用瞄測合一的光學瞄准鏡,視場角大且質量較輕,可根據作戰場景拓展光譜至紅外、微光等,極大提升了火箭筒在復雜環境下的戰斗力。適配多樣彈藥的同時,RPG-7為觸發引信加裝定時裝置,使得火箭彈脫離目標自爆時間被控制在約4.5秒,無論是近距離突擊還是遠距離伏擊都能游刃有余。
如今,RPG-7火箭筒正在逐漸淡出大眾視野。但受其啟發研制和改進的第四代單兵火箭筒,進化出更優越性能,正在信息化智能化戰場上發揮著作用。(逯心一 周宇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