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重慶總隊執勤第三支隊增強官兵主人翁意識——
從“三緘其口”到“踴躍舉手”
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這幾天,武警重慶總隊執勤第三支隊城口中隊官兵格外高興——“外出專線”正式運行,大家不再為出行犯難了。談及這一變化,最先建議開設“外出專線”的中士李光鵬面露喜色:“沒想到,我的建議能變成現實。”
城口中隊駐地偏遠、交通不便,官兵外出時等車、換乘要耗費大量時間。新修訂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內務條令》施行后,官兵外出名額增加,這一問題變得更加突出。一次官兵懇談會上,李光鵬提議:希望中隊開設“外出專線”,解決官兵出行難題。
懇談會后,該中隊認真研究李光鵬的建議並決定予以採納。征得上級同意后,該中隊正式推出“外出專線”。不僅如此,他們還征求官兵建議,根據大家外出目的地遠近和請假事由輕重緩急程度,科學安排車輛班次、行車路線。
“堅持官兵一致、發揚民主,是人民軍隊的優良傳統,也是提高基層建設質效的一條鐵律。”該支隊領導告訴記者,青年官兵思維活躍、個性鮮明,重視並吸納他們的意見建議,既有利於集思廣益推進基層建設,也能更好地發揚“三大民主”,形成抓建基層的良性循環。
此前,該支隊向官兵征集推進基層建設的意見建議時發現,無論是線上意見箱,還是線下問卷表,問評價就是“好”,問建議就是“無”,真正提意見建議的官兵屈指可數。
官兵為什麼“三緘其口”?該支隊機關深入基層調研發現:有的覺得自己只是普通一兵,發言沒有“含金量”﹔有的心存顧慮,擔心講多了可能會被“重點關注”﹔還有的覺得過兩年就退伍離隊了,沒必要“瞎摻和”……
“表面看是官兵民主意識淡化,根子在於民主機制不健全。”深入剖析原因,該支隊黨委一班人結合單位實際和官兵思想行為特點,研究推出以“全要素提升民主素養、全鏈條行使民主權利、全領域參與民主事務、全方位豐富民主形式、全覆蓋固化民主機制”為主要內容的系列舉措,激發官兵參與基層事務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
該支隊雲陽中隊戰士劉星齊因訓練任務重、工作壓力大,一度比較消沉。經過一系列學習教育和討論辨析,他逐漸認識到:個人成長離不開集體托舉,集體進步也需要個人支撐。此后,劉星齊一改往日心態,不僅刻苦訓練、努力工作,還積極為單位發展建言獻策。
有段時間,劉星齊發現身邊一些戰友因為成長路上缺少規劃引導而出現迷茫心理。在“我為支部獻一計”活動中,他提議:盡可能針對官兵實際情況制訂“成長路線圖”,並根據個人成長實際進行動態調整。
在劉星齊帶動下,官兵打開話匣子,紛紛提出建議。經過梳理匯總,該中隊決定結合官兵文化程度、能力素質和成長願望,為大家建立“成長檔案”,定期更新檔案內容。此外,他們根據官兵意見建議,成立攝影、繪畫等興趣小組,為官兵發揮特長提供平台……隨著一系列務實舉措落地落實,該中隊官兵在成長目標牽引下,干事創業熱情持續高漲。
劉星齊的這條建議由於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強,還獲得中隊“金點子獎”。嘗到“甜頭”的劉星齊,建言獻策積極性更高了。
前不久,上級組織軍事會操,該中隊成績不理想。劉星齊找到中隊姜指導員,一針見血指出:“指導員,你會操時的反應總是慢半拍。”不留情面的批評,讓姜指導員的臉一下子紅了。
當天晚點名時,姜指導員主動為此作了檢討。第二天的軍人大會上,他還公布了自己跟班跟訓、補差強能的訓練計劃,並請全體官兵監督。“主官聞過則喜、聞過則改,官兵才會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談及此事,姜指導員感言,隻有真正做到官兵一致、發揚民主,大家才能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為了鼓勵官兵給單位建設大膽“挑刺”,該中隊專門設置了一個“吐槽信箱”,官兵有任何意見建議,都可以往裡投。中隊安排專人定期收集梳理,本級能落實的好建議好點子及時落實,需要上級統籌協調的及時上報相關部門。這一做法有效增強了官兵“以隊為家”的主人翁意識,官兵提出的“金點子”解決了多個制約基層建設的堵點、卡點問題。
雲陽中隊探索的這一做法,后來被該支隊廣泛推廣。為了便於官兵提意見需求,他們在遵守保密規定的前提下,將“吐槽信箱”升級為“連心碼”,並張貼在各中隊。官兵隻需掃描二維碼,便可將意見需求提報給中隊、大隊或機關業務部門。
“有形的載體和無形的機制,都是為了讓官兵有話願講、敢講、能講。”該支隊領導介紹,為了進一步拓寬民主渠道,他們按照新修訂的共同條令明確的官兵關系“雙六條”,建立健全限期答復、定期分析、雙向講評等制度機制,著力營造人人參與民主、處處體現民主、事事落實民主的良好氛圍。
前不久,該支隊開州中隊採購的物資拆封后,留下一堆包裝紙箱。有的官兵覺得廢紙箱“賣不了幾個錢”,直接扔掉最省事﹔一些官兵認為白白扔了太可惜,三五塊錢也是錢,積少才能成多﹔還有一部分官兵覺得賣紙箱的錢不方便入賬,是個“累贅”……
面對爭議,該中隊軍人委員會李主任決定開一次現場辦公會,召集官兵集智解“難”。最終,官兵投票決定:由中隊司務長收集廢品、統一出售,收入記賬充公、定期公示,錢款用於中隊開支。不僅於此,該中隊還以這件事為例子,組織了一場勤儉建軍教育課,引導官兵培養勤儉節約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的習慣。
“雖是一樁小事,卻充分體現了官兵‘以隊為家’的主人翁意識。”李主任告訴記者,在人人參與、人人受益的民主氛圍下,大家建言獻策更踴躍、奮斗狀態更飽滿。
從“三緘其口”到“踴躍舉手”,官兵智慧激活了基層建設“一池春水”。該支隊領導介紹,今年以來,他們採納官兵提出的多個“金點子”,破解“組訓方法單一”等多個難點問題,有力促進基層建設提質增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