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宣传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联合发布十二位“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 本报北京7月31日电 (记者李龙伊)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强军思想,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激发汇聚强国兴军强大力量,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4周年之际,中央宣传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联合发布12位“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 张洪峰、高雪莲、乔莎莎、曾文龙、刘近、胡晓舟、邱麟辉、周勇坤、高玉华、姜延军、雷菁、杨富祥等12名官兵,是全军部队忠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任务、奋力推进新时代强军事业中涌现的先进典型。
“我们的使命就是守护天路”(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 俯瞰茫茫雪原,青藏铁路翻山越岭向远处延伸。在平均海拔4700多米的昆仑山腹地,武警青海总队执勤支队某大队大队长杨富祥(上图,前,杨浩摄,新华社发)和战友们正在青藏铁路沿线巡逻…… 自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建成通车起,杨富祥便常年坚守在雪域高原的“云端哨所”。
向险而行,敢与困难“拼刺刀”(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 张洪峰(左一)和群众一起探讨花椒培育技术。 张仲海摄(新华社发) “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我要像老班长邱少云那样牺牲自己……”28年前,他3次写下请战书,强烈要求到最危险的地域执行任务。
无形战场的制胜尖兵——记“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曾文龙 “战友们扛枪守卫的是祖国有形的边疆,我们拿着装备仪器守卫的是祖国无形的边疆。”西部战区某保障队业务室主任曾文龙这样描述自己钻研了22年的电子对抗专业,“我的工作就是以电磁波为武器,掌握和阻断敌人的信号,通过电磁压制帮助我方克敌制胜。
扎根雪域,锻造过硬本领(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 七月二十二日,曾文龙(中)与高原部队官兵一同勘察阵地。 吴哲锋摄(新华社发) 盛夏时节,一场信息化条件下的联合作战演练在海拔4000多米的西部高原举行。
“我们一定守好祖国海疆!”(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 胡晓舟(右一)在潜艇上与官兵整齐列队。 韩 林摄(新华社发) 夏日的清晨,阳光透过云彩照耀到东部战区海军潜艇某支队军港,给静卧码头的潜艇洒上了一层金黄色。
锻造胜战托底的“杀手锏”——记“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火箭军某导弹旅旅长周勇坤 无论是亮相大漠沙场,还是受阅十里长街,它们总是“吸睛”“聚粉”,成为万众瞩目的明星—— 某型导弹慑控范围广、突防能力强,被称为非对称作战利器;某型导弹命中精度高、毁伤能力大、反应速度快,是一把使命必达的打击尖刀……这些导弹武器是大国崛起的脊梁,让国人振奋,令对手忌惮。 火箭军某导弹旅旅长周勇坤入伍28年来,先后熟悉掌握8型导弹武器,带领官兵出色完成20余项重大任务,心头总是萦绕着关键词:可靠、可信、可用…… 火箭军某导弹旅旅长周勇坤(左)与官兵在发射训练场交流(5月26日摄)。
火箭军某旅旅长周勇坤:按下备战打仗“快进键” 主人公照片由李鸿林摄 人物简介:周勇坤,男,汉族,火箭军某旅旅长,带领官兵出色完成20余项重大任务,成功指挥发射多枚导弹。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
张洪峰:冲锋,是军人应有的姿态 “任何时候,冲锋是军人应有的姿态!”初见甘肃省张掖军分区副司令员张洪峰,握着他失去左手略感冰凉的小臂,一股无形的力量传来。 28年前,张洪峰在执行任务时遇到爆炸物,为保护人民群众和战友生命,年轻的他失去了左手和右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