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打仗有两层意思,一层是精神层面上的,即为不惧怕战争。如同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一样,不想打仗的军人也不是合格的军人。试想,不渴望打仗的军人,能热爱军人这份职业吗?不渴望打仗的军人,能全身心投入军事斗争准备吗?不渴望打仗的军人,能甘于让青春燃烧在军营吗?只有深深地热爱,才能深深地投入。也许有人说,我热爱的是军人这身军装;还有人说,我热爱的是军营火热的生活。但我认为,所有这些热爱都不能构成一名合格军人真正应该具备的热爱,都取代不了军人需要面对的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1950年,毛岸英在朝鲜战场牺牲,彭德怀请示毛泽东是否要把毛岸英遗体运回国内安葬,毛泽东说,“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打仗就要死人,军人就意味着牺牲。军人只有想打仗,才能以“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气概,看淡生死,直面战争。想打仗,应该成为一名军人职业道德、奉献精神、意志品质的根基。当然,军人想打仗,并非好战,打不打,依据的是国家核心利益,这是永远不变的。
想打仗还有一层意思是实践层面的,即为思考如何打赢。工人做工,农民种地,军人打仗,这都是本职,军人就该想打仗的事。当前,随着炮火硝烟的远去,绝大部分军人从穿上军装那天起,就处在一个和平环境中,打仗是什么、怎么打,战争有多残酷,都是一个遥远而陌生的话题。久而久之,落实战斗力标准就成了一句空洞口号,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蔓延,如此下去,非常令人担忧。值得庆幸的是,这种现象只是局部的个别的。军队要像军队的样子。军队的样子是什么样子?我想,军队的样子就是时刻想打仗的样子。作为新时期的军人,应该把“我是一名军人”时刻挂在嘴边,常想打仗的事,常说打仗的话,做一名真正想打仗的军人。(马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