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军事

抗美援朝老兵:祖国强大离不开英烈的流血牺牲

2014年04月04日09:56    来源:解放军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在内心,为英烈留一块位置

向朝善,一位抗美援朝老兵,曾是彭德怀的警卫员,为毛岸英收殓过遗骸。在他看来,祖国强大,人民幸福,离不开英烈的流血牺牲。

丁晓兵,一位战斗英雄。近30年来,他的身份、职务一变再变,有个习惯却始终没有变:常到烈士陵园看一看,常和先辈英烈对对话。

在内心,为英烈留一块位置。正是因为时常惦记那些“拿出自己的生命去殉我们的事业”的人,向朝善知足常乐,积极向上、人生充实;丁晓兵向往崇高,本色不变、血性不变。

强大,不仅在于物质,更在于精神、在于内心。把英烈放在心中最易触摸的地方,是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体现,是一个民族精神强大的彰显。

共和国的旗帜为什么如此鲜红?英烈们的鲜血染红了她。新中国的历史是用无数英烈书写的伟大史诗,有名的、无名的烈士都是这部史诗中一个个生动的音符。没有他们,就没有今日幸福;忘记他们,就难有美好未来。

走进他们,就是走进历史。一处处烈士纪念碑,就是一段段凝固的历史、一部部爱国主义教科书。面对先烈们的光辉业绩,品味“活着的历史”,思想才能得到升华,灵魂才能得到净化,心灵才能得到洗礼。

缅怀他们,就是坚守信仰。英烈精神,是一个社会的价值标杆,是革命军人的精神特质。人生需要精神支持,社会需要信仰维系,常和英烈“对对表”,信仰的种子才能在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崇尚他们,就是崇尚荣誉。“烈士的墓是荣誉的最瑰丽的祭坛”。多少英烈,为荣誉而战,他们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荣光。告慰英烈,最好的方式就是献身神圣使命,捍卫军人荣誉。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而有了英雄却不珍惜的则更可悲。那些为了所谓“经济发展”,损毁英烈墓地;那些为了物质利益,拆迁烈士陵园;那些为了一己私欲,扰乱英雄安息之所的人,显然是丢掉了灵魂,熏黑了双眼,丧失了立场,触碰了底线。

尊重历史,尊重“每一个牺牲”,我们才能激励后人。近年来,许多有识之士积极为英烈集中安葬、为国家公祭先烈奔走呼吁;许多志愿者想方设法寻找牺牲在海外的将士遗骸,并计划把他们运送回国安葬等等。这不仅是对烈士的告慰,更是在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

前人肇始,后继不衰。一位边防团团长到俄罗斯访问,他在一个无名烈士墓旁看到,幼儿园的老师面向墓碑,在给一群孩子讲故事,老师哭,孩子哭,大人小孩哭成一团。不仅如此,俄罗斯青年结婚时向烈士墓献花,已成为一种传统。

一位哲人说过,传统不是守住炉灰,而是热情火焰的传递。心中有了英烈的位子,就要给战士们、孩子们多讲讲英烈故事、英烈事迹、英烈精神,让子子孙孙铭记英烈们像泥土一样朴实的名字,像露珠一样晶莹的灵魂,向青山一样不朽的功绩。(桑林峰)

分享到:
(责编:康哲(实习生)、闫嘉琪)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