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军事

甘心寂寞守深山

——记第二炮兵某导弹旅高级工程师谭清泉(下)

陈劲松 金鑫

2014年04月19日14:41    来源:光明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甘心寂寞守深山

  山坳里,一棵大枫树,参天高耸,根深叶茂,宛如一名忠实的哨兵,年复一年地守卫着近在咫尺的导弹阵地。第二炮兵某导弹旅高级工程师谭清泉犹如这棵大枫树,甘守寂寞38载,任山外繁花似锦,我自岿然不动。

  像一棵“老山参”

  那年,谭清泉到北京参加一个科研项目定型会。会后,在驻京某部担任主官的大学老同学约他见面,有意调他到北京工作。这个单位科研项目多,住房条件好,谭清泉有些心动。此时,他儿子已大学毕业,在北京有了稳定工作,自己调过来一家就能团聚了。

  那些天,回到家中的谭清泉翻来覆去睡不着,老伴石一艾忍不住问:“老谭,啥事又让你闹心了?”谭清泉道出实情:“有个单位,想调我到北京工作。”老伴一骨碌坐起来:“这是好事啊。你说说,你是啥意见?”

  “我再考虑考虑吧。”谭清泉说。

  “还考虑啥!你算算,这些年,咱俩两地分居了12年,我和儿子好不容易随了军,你陪过我们几天?儿子学习的事你啥时候操过心?现在我们老了,儿子也工作了,一家人也该团聚了。”老伴急了。

  谭清泉带着心事,来到他魂牵梦绕的导弹阵地。他反复问自己,老谭啊老谭,你忘了自己当初的誓言和承诺了吗?怎么如今党龄长了,意志反而不坚定了;年龄大了,境界反而低了?想到这些,他甚至为自己产生调离的想法感到脸红。回到家中,老伴看他一脸轻松的样子,就问他:“想通啦?”

  “想通啦,不走啦!”

  老伴扑哧一声笑了,嗔怪地说:“我猜就是这个结果。这种‘好事’有几次了吧,哪回你走成了?我看啊,这种事以后还是别跟我说了,省得给我添堵。”

  第二炮兵某基地司令员李传广听了谭清泉的这段故事深受感动,意味深长地说:“这个老谭,真是棵‘老山参’,越老根扎得越深,谁也挖不走。”

  “导弹专家头衔更让人有底气”

  在谭清泉的工资条上,有一项领了10年的“专家津贴”。第二炮兵“导弹专家”,名额少,门槛高,想入选需要“过五关斩六将”。2003年,谭清泉第一次走进这个高手云集的考场,便以总评第一的成绩通过。5年后的续评中,他再一次以优异成绩入选。

  当初,收到第二炮兵导弹专家的大红聘书,谭清泉激动了好一阵子。他把聘书摆在家里客厅最显眼的位置,他说:“每天上班前看一眼,浑身都是劲儿。”

  同一车皮入伍的战友、昔日的大学同学不少都走上了领导岗位,有的还成了将军。每每与他们交流时,谭清泉总是说:“我不羡慕你们当将军的,导弹专家头衔更让人有底气。”

  去年初,新一届导弹专家评选工作开始。按照评选规则,已连任两届的谭清泉只要个人提出申请,便可优先参加续评。然而,拿到申请表,他却犹豫了。他想到自己的年龄:“我都57岁了,即使续评上,干3年也该退休了。如果这样,旅里就有2年没有导弹专家。”

  想到这些,谭清泉主动找到旅政委张俊晖,开门见山地说:“政委,我再有几年就退休了,这个专家我不准备续评了。”张俊晖笑着问他:“干了几十年,就剩这一个头衔,你真舍得丢?”谭清泉坚定地说:“不当导弹专家,对我来说只是少了个头衔,部队发展却有了延续。”

  “权力不是‘通行证’”

  今年清明节,谭清泉早就盘算着回去给父亲扫墓,却再一次“违约”。

  那年,55岁的父亲病重,连续两封“父病危速归”的电报没能把他及时催回。等他回到家中,父亲已入土为安,留下永远的遗憾。

  父亲咽气前,给他留下话:“老谭家就你一个吃公家饭的,你是老大,弟弟妹妹就托付给你了。”然而,谭清泉没有利用手中的权力,为弟弟妹妹做过一件违反原则的事情。至今,家中一个弟弟、一个妹妹仍在老家湖南省湘阴县务农。

  那年,恰逢谭清泉所在的导弹旅在家乡招兵。18岁的弟弟谭永宏体检、政审一路绿灯,入伍来到部队。后来,谭永宏因工作成绩突出,多次立功受奖,被推荐为提干对象。消息一出,有人私下议论:“谭永宏有个当常委的哥哥,这军官是当定了。”谭清泉何尝不想弟弟能够提干,但当弟弟来到家中,他就直截了当地说:“你能提干,这是好事,哥为你高兴。但权力不是‘通行证’,如果让哥去找人托关系,那是不可能的。”谭永宏最终也没能当上干部。(陈劲松 金鑫 杨永刚)

分享到:
(责编:高泽华、闫嘉琪)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