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军事

甲午战争反思:军人一定要有血性担当

霍其成

2014年06月02日09:21    来源:解放军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甲午战争反思:军人一定要有血性担当

       甲午海战中,一些官兵缺乏狭路相逢勇者胜的胆识勇气、慷慨赴死的历史担当、越挫越勇的血性豪气,在国家危急之时不能舍生取义,不能不说是清军甲午战败的重要原因。

  清政府对甲午战争的性质认识不清,只以应付有限战争的姿态抗击侵略,没有做好充分的政治动员,发动全国力量一致对外。当外敌入侵时,不得不东抽西调,“仓猝招募”。由于清王朝奉行“防民甚于防寇”的方针,其招募的很多游民及很多官兵,不知为何而战、为谁而战,因而不想为腐朽的朝廷卖命,不想为贪得无厌的将官冲锋,特别是在作战失利的时候,时常发生公然违抗命令,甚至反叛的事件。在北洋海军困守刘公岛的过程中,军舰大部分被击沉,变节将领率众投降,计5124人,镇远等10舰被日军俘获。战争后期更是发展到集体投降、全军崩溃的局面,连最基本的突围、沉船都未做到。

  一支没有战斗精神的军队,必然是一支颓废之师,注定未战而先败。清军在长期文恬武嬉、歌舞升平的环境熏染下,厌战怯战情绪弥漫蔓延,一些人贪生怕死,“怯懦规避,偷生纵寇”,“毫无战志”。在威海围困后期,北洋海军10艘鱼雷艇在王平、蔡廷干率领下结伙逃遁,在日舰追击中,“或弃艇登陆,或随艇搁浅”,一支完整无损的鱼雷艇支队毫无建树就被毁灭了。济远舰管带方伯谦在丰岛和大东沟海战中,两次临阵脱逃,撞坏己方战舰;平壤提督叶志超仓皇逃窜,率部“一夕狂驰三百里”;旅顺守将龚照屿“贪鄙庸劣”,未见敌军就乘小船逃往烟台。战斗精神丧失至此,甲午海战不得不败。

  甲午海战中,也不乏视死如归、拼战到底的血性将士,但也有很多官兵丧失了军人应有的血性豪气,令人扼腕。黄海之战中,当致远、经远两舰被日军击沉时,济远、广甲、扬威三舰官兵惊慌失措,济远舰还挂起白旗不战投降。在甲午海战全程,一些官兵在战役、战斗中,要么一触即溃,要么望风而逃,军人的血性豪气可谓荡然无存,军人的尊严可谓丧失殆尽。1894年11月27日,李鸿章在给丁汝昌、戴宗骞等威海卫陆海军将领的电报中称:“半载以来,淮将守台守营者,毫无布置,遇敌即败,败即逃走,实天下后世大耻辱事。汝等稍有天良,须争一口气,舍一条命,于死中求生,荣莫大焉!”此时才想到鼓励官兵知耻舍命而战,已是于事无补、回天无力了。

  《解放军报》(2014年06月01日 03版)

分享到:
(责编:陈悦、肖红)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