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军事

为现代战争谋胜算

吴旭 张富强

2014年06月20日08:40    来源:中国青年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为现代战争谋胜算

  茫茫草原铁流滚滚,虚拟空间摆兵布阵。在近期解放军组织的“跨越—2014·朱日和”、“砺刃—2014·石家庄”系列演习中,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军事运筹研究中心研制的信息系统得到广泛运用,为参演部队搭建了先进可靠的信息技术平台。

  军事运筹学,即应用数学工具和计算技术对军事问题进行定量分析,为决策提供数量依据的一种科学方法。从简单的用数人头、算有多少杆枪,来计算敌我双方的力量,预测输赢,到运用计算机建模来评估一场战争的胜负,军事运筹学成为一门既“古老”又“新兴”的学科。

  20世纪70年代,美军用新研制的15枚激光制导炸弹,摧毁了曾出动700余架飞机、投弹1.2万吨均未击中的越南清化大桥。

  一次看似平常的作战行动,却昭示了信息技术在战争中的巨大威力。

  上世纪80年代初期,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还被叫作石家庄高级步兵学校,军事运筹研究中心也还只是该校科技教研室下属的军事运筹组,主要从事计算机方面的研究工作。这段美军激光制导炸弹摧毁清化大桥的视频在该组被反复播放,一场头脑风暴骤然刮起。

  他们敏锐地认识到,这次作战行动之所以取得了异乎寻常的功效,就在于计算机技术与武器平台的有机结合,使作战效能呈几何级数增长。从而得出结论:随着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军事领域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

  硅片必将战胜钢片这一事实促使他们立即着手展开相关研究工作,并向学院党委提出了加强指挥自动化研究的建议。

  院党委非常支持,专门为他们筹措13万元资金购置计算机设备,由此,开启了他们信息系统研发的破冰之旅。

  今天看来,13万元并不多,但在当时可不是个小数目,相当于当年200个团职干部近一年的工资总和。

  经过奋力攻关,1983年,“微机辅助裁决系统”和“合同战术训练模拟系统”研发成功,并成功运用于全军演习,开创了我军指挥训练信息化的先河。

  20世纪90年代,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在军事领域的运用,战争形态发生了新的变化。特别是世纪之交爆发的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呈现出信息化战争的鲜明特征。

  在“无网不胜”这一全新理念的引领下,从一个组发展而来的军事运筹教研室开始研发基于网络技术的作战训练信息系统,相继成功研发了“陆军战术指挥系统”、“演习导调和指挥作业系统”等系列信息系统,趟出了研发作战训练信息系统的新路子。

  进入21世纪,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开拓了军事变革的新境界,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军事运筹研究中心成立,力求在新一轮信息化浪潮中赢得主动、占得先机。

  无论是初创时的一个组,还是现在的研究中心,科研人员的目光始终盯着战场需求。

  几年前,该中心几位专家应邀到某部观摩演习时发现,遂行炮兵群指挥任务的有两辆指挥车,炮兵指挥员不时地要从这辆车下来,上到另一辆车。经过了解得知,原来在一辆车上装有“炮兵射击指挥系统”,担负着对所属炮兵部队的指挥任务,另一辆车上装的是“陆军战术指挥系统”,负责接收合成指挥员下达的各种指令。两车系统互不相通,只能异车指挥。

  这一幕深深触动了大家:美军的一个单兵能够在很短时间内呼唤战机凌空而至,我们这样的指挥效率怎么能够打赢现代战争?

  为了拆除“篱笆”、整合“烟囱”,实现作战指挥系统的互联互通互操作,他们随即组成课题组,开始了“联合训练信息系统”的研发工作。

  当时,摆在他们面前的最大难题是上百个软件的标准不一、平台各异。如果另起炉灶重新研制,财力、物力和时间都不允许;而简单整合,则难以实现系统的高度融合。

  强烈的使命感催生强大的内生动力。他们兵分两路,一路到部队和演训一线进行深入调研,另一路对相关指挥信息系统源代码进行剖析研究,相继拿出了上百种方案,构建了数十款软件模型,但均未取得实质性突破,研发工作一度陷入僵局。一连几个月,他们苦思冥想,收集查阅了几百万字的相关资料,反复进行研究讨论和思想碰撞,但研发的航船却一次又一次地搁浅,挫败感笼罩在每个人心头。

  突破往往需要坚持、再坚持。正当“山重水复”之时,一本外文资料上刊登的“公共操作环境”的有关论文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能否通过建立一个公共信息处理平台,将各系统进行综合集成,来解决和实现互联互通问题?顺着这一思路,课题组经过夜以继日的研究论证,最终撕开了突破口。

  趁热打铁,经过上百次的反复试验攻关,他们终于研发出我军首个“联合训练信息系统”。

  该系统成功解决了制约信息化条件下指挥效能发挥的瓶颈问题,一经面世便在部队得到广泛应用,有效促进了我军联合训练水平的提升。

  2002年,该中心几名同志到某师调研,他们在该师组织的装甲团与摩步团对抗演习现场看到,装甲团严格按照实战要求组织战斗实施,而机步团则彩旗飘飘,队列严整,在营造演练气氛上下了不小功夫。对抗结束,在他们看来应该是装甲团略胜一筹,可最后导演部却判定机步团获胜。

  演习是为了看,还是为了战?评判演练对抗胜负的标准到底是什么?这件事过去好长时间了,中心的同志还一遍遍在心里画着问号。

  “这件事并不奇怪。”在之后和某训练基地司令员的交谈中,司令员说:“长期以来,我军缺乏一套科学评估演习质量的方法手段,难以客观准确地评价部队的训练效果和整体作战能力,这也为演为看、演习像演戏等问题的滋生提供了土壤。”

  为解决这个难题,他们研究了大量演习资料,到部队采集了数以万计的相关数据,经过近3年的攻关,终于成功研制了“演习检验评估系统”。

  该系统在全军陆军部队和合同战术训练基地推广使用,实现了部队演习从经验评估到标准评估、从定性评估到定量评估、从手工零散评估到系统整体评估的跨越,推动我军演习改革实现了重大突破。

  该中心到部队调查,官兵们普遍反映,有了这套系统,部队战斗力咋样,大家心中都有了本明白账。逼着我们拆掉了“戏台子”,树立了实作风,练出了真本领。

  这些年来,研发各类作战训练信息系统80余项,获得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48项,其成果惠及全军。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闫嘉琪)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