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草原铁流滚滚,虚拟空间摆兵布阵。在近期我军组织的“跨越—2014·朱日和”“砺刃—2014·石家庄”系列演习中,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军事运筹研究中心(以下简称运筹中心)研制的信息系统得到广泛运用,为参演部队搭建了先进可靠的信息技术平台。
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政委张华伟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现代战争制胜的关键已经由武器平台转向了信息网络,夺取作战胜利的核心要素已从炮弹、子弹转向了计算机网络里流动的比特和字节。谁控制了信息网络谁就占领了战争制胜的法门。”
“硅片必将战胜钢片”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解决现代条件下国防建设和军事活动中一系列复杂的指挥控制问题,不但要有高度的指挥艺术,还必须有一整套进行高速计算分析的现代科学方法,运筹中心正是致力于这一方向。
回顾运筹中心成立之初时,该中心首席专家马开城教授谈到,1972年3月,美军仅用15枚激光制导炸弹,就摧毁了此前出动700余架飞机、投弹1.2万吨均未击中的越南清化大桥。这一看似平常的作战行动,却如一石击水,在运筹中心掀起了层层涟漪。
他们认识到,这次作战行动之所以取得异乎寻常的功效,就在于计算机技术与武器平台的有机结合,使作战效能呈几何级数增长。这表明,随着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军事领域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
运筹中心敏锐捕捉到这一全新变化,积极向学院党委建言献策,申请13万元专项资金购置计算机设备,启动了指挥自动化研究。13万元在当时并非小数目,相当于当年200个团职干部近一年的工资总和。
经过3年攻关,运筹中心于1983年成功研发了“微机辅助裁决系统”和“合同战术训练模拟系统”,开创了我军指挥训练信息化的先河。
“‘硅片必将战胜钢片’,这早已是不争的事实。”马开城谈到,通过研析全球范围内发生的局部战争和美军“网络中心战”等思想,他们深刻认识到,信息网络已取代武器平台成为现代战争制胜的第一要素,信息流必将主导能量流。
在新思想新观念的强力牵引下,运筹中心相继取得“演习导调和指挥作业系统”等系列成果,开拓出基于网络技术研发作战训练信息系统的新路子。
可随身携带的“微型阵地”
在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的联合作战指挥模拟训练中心,记者看到桌上摆着一些3尺见方的绿箱子,上面还配有一块液晶屏幕和部分按键。运筹中心军事运筹分析教研室副教授张华军告诉记者,这是军用的手提终端,该中心所做的相关作业系统可以安装其中。
“现代战争往往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分析、指挥作战需要灵活机动,这不仅指的是人,也指的是硬件设备。”张华军说,后方指挥中心并非都像美国大片里必须得有一个固定的空间,一群技术人员对着各种显示屏敲击键盘。这个手提终端安装相关作业系统后,可以随身携带,能防碰摔,可谓是机动灵活的“微型阵地”。
运筹中心的工作人员,可不会因为有了“微型阵地”就放慢脚步。进入21世纪,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开拓了军事变革的新境界。当前,美军正在加紧推进大数据研发计划,确定了从数据到决策、自主系统和人机互动等7个重点研究领域,着力实现由数据优势向决策优势的转变。
“数据流已成为信息流的核心,作战指挥数据化、实现数据互联互通互操作将成为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关键。”马开城说,数据化是作战指挥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信息化条件下提高作战指挥效能的必由之路。
联战必须联训,联训首先要打破信息壁垒,实现军兵种各专业系统间互融互联互通。2004年,面对联合作战的需求,运筹中心通过“建立通用平台、融合应用软件、联通指挥数据”,成功研发出我军“联合训练信息系统”。该系统有效促进了我军联合训练水平的跃升。
2007年,运筹中心率先提出“双化”新概念。随后几年,该中心将新概念付诸于科研实践,以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开启了我军作战指挥方式变革的新篇章。2012年,运筹中心还与沈阳军区合作,研制了我军第一个新型作战指挥信息系统。
2013年,他们又乘势而上,研发了“新型指挥训练模拟信息系统”,打通了作战指挥信息链接的“最后一公里”。这将使得我军在新一轮信息化浪潮中赢得主动、占得先机。
从成立至今,运筹中心先后研发各类作战训练信息系统80余项,获得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48项,为实现强军梦想、促进部队战斗力跃升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切为了部队战斗力的跃升
和一般的科研机构不同,运筹中心科研工作的步调,一直是聚焦实战、服务部队。
多年前,该中心几名同志到某师调研,他们在该师组织的装甲团与摩步团对抗演习现场看到,装甲团严格按照实战要求组织战斗实施,而机步团则彩旗飘飘,队列严整,在营造演练气氛上下了不小功夫。对抗结束,在他们看来应该是装甲团略胜一筹,可最后导演部却判定机步团获胜。
演习是为了看,还是为了战?评判演练对抗胜负的标准是什么?在之后和某训练基地司令员的交谈中,司令员说:“长期以来,我军缺乏一套科学评估演习质量的方法手段,难以客观准确地评价部队的训练效果和整体作战能力,这也给演为看、演习像演戏等问题的滋生提供了土壤。”
为解决这个难题,他们研究了大量演习资料,到部队采集了庞大的相关数据,经过近三年的攻关,终于成功研制了“演习检验评估系统”。该系统在全军陆军部队和合同战术训练基地推广使用。实现了部队演习从经验评估到标准评估、从定性评估到定量评估、从手工零散评估到系统整体评估的跨越,推动我军演习改革实现了重大突破。
“客户”的反馈或许更有说服力,兰州军区47集团军某旅参谋长张道宁说:“有了这套系统,部队战斗力咋样,大家心中都有本‘明白账’。逼着部队拆掉了‘戏台子’,树立了实作风,练出了真本领。”
“在我看来,运筹中心这30多年就干了一件事:不懈探求现代战争机理,穷尽所有只为部队提升战斗力。”总参政治部副主任程坚说,运筹中心研发的相关作业系统,实现了从人为评析到精准评估的转换。这不仅充分反映了军队科研是为服务实战的主旨,更是将专家教授们的严谨、求真的特质,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院的学生,发挥了正能量。(童岱 吴旭 王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