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军事>>24小时滚动新闻

新疆军区雷达修理所:让"千里眼"在雪域高原亮起来

2014年11月13日15:25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新疆军区雷达修理所:让"千里眼"在雪域高原亮起来

  让“千里眼”在雪域高原亮起来——新疆军区雷达修理所为部队服务记事

  新华网乌鲁木齐11月13日电(贾启龙、郑清风)高原实弹射击前,某型雷达配套移动电站突然失灵。

  起初,部队技术骨干以为是高原空气稀薄、含氧量低,致使发动机功率不足,就增加了供油量。但,雷达仍无法工作。

  随队技术保障的新疆军区雷达修理所电站主任王瑞星,逐部件快速排查、检测,发现主要原因是油路进了空气,造成发动机无法工作。于是,拧开螺钉将多余气体排出后,雷达天线一圈圈地调整运转起来……

  雷达,被炮兵称之为“千里眼”。受温差、风沙、紫外线、地形、阵地等多重因素影响,雷达在高原易出现故障。

  为了探索高原环境下雷达故障特点、器材消耗规律,这个修理所派出骨干随部队奔赴雪域高原,进行技术保障和大数据采集,总结出了一整套高原雷达排障的经验。

  某高炮团的炮瞄雷达出现发射机高压打火,雷达无法探测目标的现象。

  发射机相当于雷达心脏,通常对其高压加电后方能产生电磁波。工程师闫延伟冒着生命危险,小心翼翼地将机柜内的高压电全部放电,接着再进行彻底维护保养,重新固定机柜内各项元件,调整高压引线安全距离。

  再次开机后,故障完全被排除,雷达再次正常运转起来。

  官兵反映,某电子对抗战雷达平常在山下运转正常,但在高原每逢天气变化就容易出现故障。

  修理所的技术骨干分析认为,故障原因主要是高原昼夜温差大,出现了热胀冷缩,致使部分焊点脱落。针对这个问题,他们对薄弱点位重新进行了焊接,一次性排除了潜在隐患。

  “因高原环境造成的故障,千奇百怪,无规律可循,检测、维修非常困难。”修理所所长邢辉认为,“高原维修难度更大。”

  一次训练,对雷达进行参数标定的对空指挥镜无法与雷达进行正常联动。部队技术人员反复检查,就是判明不了故障点。

  修理所总工程师孟晓军用兆欧表反复测量,根据似接非接现象,判断可能是连接线内的两根蕊线发生了短路。

  拆开线路一看,果然如此。原来,高原上的紫外线过强,裸露在空气中的电缆外保护层因老化而损坏,加之装备使用频繁,两根蕊线自然就出现了短接情况。

  技术人员对断线部分重新焊接后,再指导部队对裸露在外的电缆进行防护,蕊线短路的现象再没出现过。

  某摩步团实射前,所有指挥系统连接检测后一切正常。准备发射时,多部火炮终端机却突然同时掉电,无法正常显示射击诸元。

  王瑞星仔细排查判断,认为电池遇到超低温后性能就会急剧下降。后来,他们采取前保温处理、增加电储量的办法,一举解决了低温条件下电池无法持续工作的问题。

  巡修时部队反映,雷达配套的激光测距系统普遍出现故障。带队的邢辉发现主要原因是高原天候变幻无常、雨雪交加,致使光学镜受潮出现了雾气,因而导致雷达操作手无法激光测距。

  当天,他们就派出光学专业人员,对部队的激光测距设备进行了充氮、除潮、密封处理。问题迎刃而解。

  雷达信息机电容总是被击穿,导致通信故障频发,雷达数据无法传输。孟晓军运用了10余种检测办法,都未能找到解决办法。 后来,在一次通信分队对抗观摩时,孟晓军猛然顿悟。原来,雷达信息机被频频击穿,主要是因为高原驻训部队多,电子装备互相串扰,形成复杂电磁环境所致。

  孟晓军立即向部队支招:尽快将所有装备接地连线,并对操作手进行静电防护,同时加强通信线路电磁屏蔽防护。自此,雷达信息机被击穿现象彻底绝迹。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