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军事>>专题策划>>热点>>海军成立67周年纪念

徐州舰"一剑封喉" 对手尚未反应便折戟沉沙

【查看原图】
挺进大洋深处。张千摄
挺进大洋深处。张千摄
来源:人民网-军事频道  2016年04月21日13:53

2015年仲夏,东海某海域成了世人关注的焦点,一场大规模实兵实弹对抗演练在此火热进行,上百艘舰艇、数十架飞机组成的红蓝双方兵力,在复杂电磁环境下“背靠背”地进行了多波次攻防对抗。演练第二天,水面舰艇突击群精确打击敌护航编队科目演练开始,“敌”我双方展开激战。只见一枚反舰导弹在远程目指引导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扑“敌”舰,百里之外的对手还未作出反应便折戟沉沙。扮演这个“一剑封喉”角色的就是东海舰队某驱逐舰支队的徐州舰。

对于该舰官兵来说,执行这样的任务已是十分寻常。这艘加入人民海军序列不到8年的战舰,舰龄不算长,但经历却十分精彩。8年里,它曾两度横跨印度洋、鏖兵亚丁湾、挺进地中海、驰骋三大洲;它曾千里驰援接护遭海盗袭击船舶、武力营救遭海盗登船袭击船舶、成功挫败海盗对我被护商船编队发动的连续攻击、千里走单骑为撤离我国驻利比亚受困人员船舶护航,荣立集体一等功。从“1”到“8”,徐州舰犹如一柄利剑,锋芒在大洋上被磨砺的熠熠生辉。

2008年1月27日,徐州舰乘风破浪,加入人民海军方阵。作为国产新型导弹护卫舰首制舰的舰员,他们深知:徐州舰的未来注定是要驰骋大洋的,只有练就过硬本领,才能亮剑深蓝。

责任催生动力。从入厂接舰起,官兵们就以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投入到新装备学习里。白天既要上舰跟踪见学,又要参加各种培训,官兵晚上主动挑灯夜战,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反复学习直至消化;舰艇是新装备,大家都虚心学习,不放过任何疑点,缠着专家、师傅解疑答惑。在全舰官兵的共同努力下,徐州舰圆满实现了当年列装、当年全训、当年形成战斗力的目标。拿到了战场通行证后,徐州舰开始在大洋波涛中摔打历练。

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当历史重任落到“徐州”舰官兵肩上时,全舰官兵心中难以平静:这既是党和人民的信任,更是艰难险阻的考验。作为新型战舰的驾驭者,绝不能给祖国的荣誉和军队的形象抹黑!

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成为徐州舰履行使命的全新战场。他们着眼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需要,探索海上长期执行任务组训模式,根据护航行动的特点规律,严密组织护航和结合性训练,探索各种条件下解救商船的方法,制定了详细的反海盗作战预案。

2009年8月,亚丁湾波云诡谲,初来乍到的“徐州”舰在第一次面对可疑小艇,展开一级反海盗部署用时达6分多钟。6分钟相当于给海盗留下了3海里的机动余地!为打破这个时间“瓶颈”,全舰官兵集智献策,艰苦攻关。经过上千次训练摸索,侦察预警时间缩短到10秒;为缩短火力反应时间,火力小组成员在全舰大小通道跑了上百个来回,将每个火力组、每名官兵的动作都做了明确规范。经过刻苦训练,终于将反海盗部署时间缩短到2分钟,为接下来历次应急情况的处置提供了可靠保障。

战舰列阵大洋,官兵众志成城。在第三批护航期间,徐州舰迎来了国际大考——中俄联合军演。联演的压轴戏是副炮对海射击,而徐州舰的副炮主要用于对空作战,彼时没有任何对海射击经验,任务难度很大。为了中国海军在国际舞台上的荣耀,徐州舰官兵立足本级开始了技术攻关,对目标属性等技术要素不断修改、模拟射击,提高射击精度。

联演当天,徐州舰一举命中两海里外只有0.5平米的靶标,展示了国威军威。俄方军官感慨:“中国军人以高超的战术和良好的素质,给追求完美的俄罗斯海军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付出的是血汗,展示的是实力。2011年,利比亚安全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我驻利人员亟待撤离。正在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的徐州舰奉命前往地中海,为撤侨提供支持和保护。全舰官兵虽连续奋战4个月,仍热血沸腾、士气高涨,感到无上光荣。从亚丁湾到地中海,连续17昼夜,跨越20个维度,转战5243海里,为撤离同胞开辟安全通道。

徐州舰频频出击,尽展风采,实力源自艰苦的训练。舰艇部队百人一杆枪,决不能出现短板效应。组建至今,他们坚持定期邀请科研院所专家授课,组织高科技知识辅导。持续开展“学习钻研新装备、复杂环境练精兵”活动,组织“全专业、全员额”比武,定期评选表彰“专业小状元、精武小标兵”,进一步激发了官兵岗位练兵动力,“活海图”、“活管路”、“活雷达”专业技术人才脱颖而出。

这几年,徐州舰平均出海时间长达150天,在执行各项战备任务时,狠抓实战化训练,在一次次不见硝烟的训练中锤炼部队的实战能力。今年3月,徐州舰在完成重大演练任务返航时,主机油管破损,危机时刻,3名战士奋不顾身、果断应对,整个处置过程在瞬间完成,条件反射般的动作正是源自于平时的刻苦训练。

战舰如剑穿巨浪,笑傲大洋唱大风。码头汽笛长鸣,徐州舰再次解缆起航,在波峰浪谷间书写新的辉煌。(侯瑞 陆凯)

分享到:
(责编:邱越、闫嘉琪)

相关图集

查看更多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