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一个连队的独白:任时光流转 我还是我

2016年06月20日08:15 | 来源:中国军网
小字号
原标题:一个连队的独白:任时光流转 我还是我

  在辽宁省鞍山市千山中路上,坐落着北部战区某通信团三营八连,老旧平房、青砖小楼、混凝土楼房,三座不同时期的营房见证了连队的改革成长。1972年建连至今,八连7次历经军改、6次重组整编、4易连队名称,连队的官兵换了一批又一批、设备更新了一代又一代,唯不变的是八连人“敢打头阵、敢于拼搏、敢于超越”的铁血连魂和一心听党话、铁心跟党走的热血忠诚。不善言辞的他们一次次用实际行动交出了对党忠诚、矢志强军的合格答卷。

  走进连队荣誉室,这个仅有30平方米的房间“容量”之大让人惊叹:先后6次被原沈阳军区司令部评为基层建设标兵连,2次评为学雷锋先进单位,1次荣立集体二等功,5次荣立集体三等功,3次被鞍山市评为双拥共建先进单位,下属台站先后11次受到军区级以上表彰。

 变革不变质,矢志听党话、跟党走——越改忠诚信念越坚定

  一条线路一走就是数十个春秋,三尺机台一坐就是整个军旅,这是八连官兵日常工作生活的真实写照。对于“平时就是战时”的特殊要求来说,能够坚守岗位、甘于平凡、默默奉献,就是他们对党忠诚最好的诠释。

  连队的晾晒厂内,每一双鞋上都夹着一张写有官兵名字和鞋号的卡片,指导员徐建介绍说:“由于连队常年担负着沈阳至大连一级传输干线上238.5公里的通信任务,无论酷暑严寒还是雨雪风沙,每名外线战士每天都要翻山越岭30余公里,鞋底的沟纹一再磨平又一再修补,仅凭外貌很难辨认谁才是它的主人,拿错鞋找不到鞋的情况时有发生,于是用姓名卡来区分胶鞋的“传统”就一直延续了下来。”这一双双“面目全非”的胶鞋,走出了八连人履职尽责、恪尽职守的朴素作风。

  而对于常年工作在潮湿坑道内的内线官兵来说,风湿关节类疾病仿佛成为了他们的标志,先后经历3次连队整编,2次机房改造的三级军士长穆兆凯,在坑道里一待就是17年,曾对两位老领导的盛情邀请和3次地方企业的高薪聘请说不,面对如此艰苦的工作环境,八连人不喊苦、不说累,默默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2005年元旦,第一通信总站和第三通信总站重新划分管理区域的消息不胫而走,不少官兵心里都“长了草”,然而八连又接到了程控设备进行升级改造的任务。新数据看不懂,新操作不熟悉,上级却命令两天内将34个用户调通,面对如此紧迫的任务,连长和指导员亲自上阵,连续奋战7个多小时,终于在凌晨两点调通了第一个用户。顾不上兴奋和调整,大家又一鼓作气,继续作业16个小时,调通了剩下的30多个用户,比上级要求的时间快了一倍。

  两个月后,八连离开了老单位,正式被划入第三通信总站,连长、指导员也先后调离八连。有人说他们之前活白干了,但八连官兵却说:在岗1分钟,坚守60秒,军人就该研究打仗的事,不论政策怎么改,隶属怎么变,岗位怎么动,八连人敢打苦仗硬仗的顽强意志不会变,大抓军事训练的优良作风不会变。

 转型不转向,瞄准冲得上、打得赢——越改精武练兵越扎实

  1983年入伍的冯友山,从当兵的那天起就励志成为一名军官,在连队表现十分突出,无论是业务还是训练处处都领先。1985年初,冯友山作为连队电缆专业的能手被连队选派到军区参加专业技术竞赛。正当他埋头苦干准备在竞赛中大展拳脚时,却意外得到了即将大裁军的消息,本有很大机会提干的冯友山很可能随着连队的改革与这宝贵的机会失之交臂。军旅生涯一片迷茫该如何坚守航向?冯友山用自己的行动给出了最好的回答——即使明天就要退伍,今天也要认真完成训练。白天,冯友山要走20多公里的山路巡线,每周还要进行三次夜间线路调试,睡觉时间少,训练时间更少。为了取得好成绩,他为自己制定了“晚睡两小时,早起两小时”的高强度训练计划,每天一百次开剥铁皮,焊接1000根铜线。就算双手被钢线扎破数个小洞,被火焊烫出很多水泡,仍咬牙坚持训练。凭着不懈的努力,他在军区大比武中夺得电缆专业金牌,并以11分09秒的成绩打破军区记录,荣立三等功,在年底被破格提干。

  如此严苛要求、刻苦训练的事例在八连屡见不鲜。2014年,时任连队外线分队长的四级军士长刘长何认识到:对于通信兵来说光缆抢修时间就是生命。于是他日夜琢磨,看到光缆开剥每次都要用直尺测量费时又费力,可光缆割接有明确要求,分毫不能差。他看到电视里篮球队体测时队员量臂展,灵机一动:臂展不就是最便携的尺子吗?于是,他张开双臂,在尺子上比划好1.5米的长度,从此便开始反复不断练习。经过两个多月的苦练,他达到了拿起光缆一拉就是标准尺寸的程度。掌握了新技能的刘长何仍不满足,他又对安装接续盒的四颗螺丝动起了脑子。大家习惯了用螺丝刀一圈圈拧螺丝,但刘长何受汽修摇把的启发,在螺丝刀上装上了类似的套筒,从过去的一圈圈绕变成了一气呵成摇,速度又快了十多秒。

  不断地突破,不断地创新,刘长何将光缆接续记录由16分提高到13分30秒,比原成绩快了150秒。而刘长何却说:“我这么做不单为了赛场夺金,未来实战我们抢通快一秒,就离打赢更近一步。”

  就是靠着这股勇往直前的血性,八连先后涌现出爱军精武标兵、士官优秀人才穆兆凯、宋磊等一批岗位尖兵。近五年来,连队先后有27人在专业技术比武中获得第一名,4人被上级单位评为值勤维护先进个人,3人进入上级单位四个百人工程,1人被评为科技技术人才,3人考学提干,50多人取得国家级资格证书。

 转隶不转色,接力抓作风、砺本色——越改优良传统越弘扬

  连队荣誉室的展柜里,静静地躺着一张38年前的请战书,上面清晰地印着45个红手印。1978年6月,连队从地缆六连更名为鞍山分站,并转隶到第一通信总站,连队下属的7个小组也必须撤编。连里的97个人中,有25人从连队组建时就在,大家的感情早已和亲兄弟一样。而这次改革要把大家全部打散分流安置,大家心里都不是滋味。受到冲击最大的就是牛棚沟、大西沟和南马峪这三个小组。这些小组都是团里的典型,如果没有这次调整,这三个小组的组长都有机会提干升职,其他组员也有机会到其他连队担任骨干。但站在改革的十字路口,他们选择了集体利益为先。在征得连长和指导员同意后,三个小组联名写了一篇请战书:

  “我们向自己的个人利益和私欲发起挑战!向懒散懈怠抱怨的工作状态发起挑战!我们保证:一、党叫干啥就干啥,不怀二心二话;二、绝对服从组织安排,打起背包就到位……”落款是三个小组45名战士的签名和手印。在这次改革中,有3名干部脱下了军装,16名战士离开了连队,接到通知那一刻,他们没有一句怨言打起背包毅然走向了新的岗位。

  45个红手印犹如45盏红烛,照亮了一代又一代八连官兵的前路。近年来,连队借助驻地是雷锋精神发源地的优势,注重发挥雷锋精神的引领作用,把雷锋精神融入作风建设里,灌注到历次改革实践中。组建了全军首个“郭明义爱心分队”, 同时还经常邀请全国道德模范郭明义、雷锋班现任班长毕万昌来到连队作报告,除了宣扬雷锋“甘愿吃亏奉献”的精神,还侧重宣扬雷锋的“钉子精神”等,潜移默化地激发起官兵作风顽强、永不服输的不屈精神。

  2005年5月,刚被划入三总站的八连第一次参加总站举行的比武考核就在9个项目中取得了5项第一、1项第二的优异成绩。连队的庆功会上,连长高鹏不急着庆功,而是与凯旋的战士们开始了形势分析,找差距、讲不足,把比武中暴露出的问题一一摆上台面,逐个解决。面对大家的不解,高连长义正言辞:“别的单位忙着晒成绩,我们要忙着晒问题,尤其是我们连队刚刚转隶过来,只有把问题找准了,目标才会更清晰。”随后,连队把会上的经验得失总结张贴在了一进门的橱窗里,让大家有时间就看看。

  正是这种不因改革分神,不为失误遮掩的过硬作风,造就了八连越改越进步的独特气质。2015年9月3日,当习主席向世界宣布裁减军队员额30万时,八连官兵始终坚守信念,不曾动摇。在年底的团比武竞赛中,八连再次收获了总评第一和6个单项第一的成绩。

(责编:黄子娟、杨牧)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