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专题策划>>典型>>空军某指挥所老战士报告团>>小故事集

意志顽强斗雪山

2016年06月27日09:29 | 来源:人民网-军事频道
小字号

苍茫雪山,算是长征中最艰险的路途之一。就算是现在,拥有了向导、拥有了先进的登山设备,对于很多人来说,那横亘在眼前的庞然大物仍旧是对生理、心理的极限挑战。

但是70多年前,却有一群军人,带着少量的粮食、穿着单薄的衣物,在没有向导、没有装备、没有补给、没有经验的情况下,靠着顽强的革命意志征服了雪山,谱写了长征中一曲悲壮的凯歌。

老战士报告团成员杨春晖就是这段历史的亲历者。那是1936年,刚刚走出草地的杨春晖,还来不及休整,就跟着部队匆匆来到了长征路上的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脚下。“夹金”是藏语很高很陡之意。当地有民谣说:“夹金山, 夹金山,鸟儿飞不过,人不攀。要想越过夹金山,除非神仙到人间!”

夹金山主峰海拔4950米,山上常年积雪,空气稀薄,天气变化多端,经常是风卷着鹅毛大雪劈头盖脸的“打”上来,仅穿着单军衣的战士们浑身上下都如同被刀子割了一般。顶风冒雪行军不到几分钟,大家就成了雪人,脚上穿的草鞋也冻成了“冰疙瘩”,让本就疲惫的双腿又增加了不少负担。

除了要克服天寒地冻的气候,近5000米海拔带来的高原反应也是一头“拦路虎”,战士们喘粗气的声音盖过了风雪的呼啸,在整个大山间久久回荡,仿佛是震撼人心的呐喊。饥寒交迫的窘境让战士们变得虚弱,可是谁也不敢坐下来休息,因为一旦休息可能就是永眠!

尽管这是一次艰苦的行军,一次在“死亡线”上挣扎的行军,但杨春晖和战友们始终保持着乐观的革命态度。

天寒地冻,战士们牙齿“咯咯”作响,杨春晖就开玩笑地说:“我们都成机枪连的啦!我们就用‘机枪’打退夹金山这个凶恶的敌人!”战士们听到这诙谐幽默的动员,无不打起精神,继续前进。

带着顽强的革命意志,转年春天,杨春晖他又跟着部队过了一次鬼门关——夹金山。爬过雪山,大家转回去爬大渡河的丹巴铁索桥。在丹巴高原丘陵地带住了多日后,离开丹巴继续西行,向西越过了又一座大雪山——党岭山。

党岭山比夹金山还要高,主峰海拔5400多米。山上终年积雪,空气稀薄,气候恶劣,连草都没长一棵,自古以来就没有人走过。当地歌谣说:“党岭山,党岭山,上下总有二百三,终年积雪无人烟,十人上山九没还。”

但是,这支部队没听当地人的劝告,向着党指出的方向,不惧艰险,脚穿草鞋,在冰天雪地里前进。

爬党岭山,上山再难,只要有一口气,就要往上冲。当漫长的队伍艰难的攀登时,队伍前面传来一句话“山上不能停!”据当地有经验的人说,爬党岭山,一坐下来,你就很难再站起来。这时如果不能坚持到最后一分钟,最后一口气,人就会一下垮掉。但有的战士实在是太累、太累了,他们需要休息了,一坐下去以后,就再也没有起来,很快被冻成了冰雕永远留在了山上。但这些“冰雕”,面朝的方向、手指的方向、眼光所及的方向,仍是党指出的方向,这些牺牲的战士没有后悔踏上这条“不归路”,在他们心中,仍然守望着胜利的前方!

上山难下山更难。下山路很滑,稍不注意就会滚下万丈深渊!而此时,人们早已饥肠辘辘,身体严重透支,许多人已经筋疲力尽。这时,有人出主意说,实在不行,就滚下山去。于是,大家只好冒险滚了。杨春晖把枪抱在怀里,坐在地上,身体向后、头朝上,调整好姿势,一点一点的往下挪动,挪着挪着就变成了滚。有时滚到山崖边上吓得胆战心惊。

就这样,杨春晖连爬带滚地下了山,浑身都沾满了泥土和雪水,衣服已经被冰冷的雪水清透。虽然冻得浑身发抖,牙齿直打颤,但终于越过了“十人上山九没还”的党岭山!

(责编:黄子娟、闫嘉琪)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