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走转改】
贵州黎平会议旧址:红军入黔起点新变化
图为游客向徐业梅买当地小吃。王钦摄
人民网贵阳9月7日电(王钦)贵州黎平,一个以侗族聚居的县城,城中有秀美灵气的德凤镇,镇里有一条很有名气的古街名翘街,翘街之上,繁华热闹,商贾云集。1934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在黎平召开长征途中的第一次政治局会议,在紧要关头改变红军的战略方针,变被动为主动,为召开遵义会议奠定了基础,是中央红军首站入黔,长征走向胜利的重大起点。
站在翘街高大的石牌坊处向下望去,整条街区尽收眼底,古朴庄严的会议会址便在翘街中部,与之相对的纪念馆每天上午八点半至下午五点半,静穆地敞开大门,免费向游客开放,共同迎接着一批批如梭的游客。门口,“黎平会议会址”和“黎平会议纪念馆”几个大字熠熠生辉,此处已成为游客了解黎平会议历史的最佳去处。
“游客来来往往,我每天都会接到两次解说任务,时间长了,对这段历史的了解就愈加深刻。”今年25岁的杨正丽,大学毕业后在黎平会议纪念馆当起了解说员,起初对黎平会议的召开并不是很熟悉,但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杨正丽不仅能够讲好会议期间的故事,而且还能轻而易举地对这段历史的经过娓娓道来。
1934年10月,在“左”倾教条主义的影响下,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撤离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了著名的长征。湘江战役,中央红军遭到重大损失,由长征开始时的8.6万人锐减至3万余人。在红军面临全军覆没的紧要关头,毛泽东及时提出放弃北出湘西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的原定计划,改向敌人防守力量较为薄弱的贵州进军的主张,先后得到了王稼祥、张闻天、周恩来等人的积极支持。
通过声情并茂的解说,杨正丽将话题引入到于1934年12月18日召开的“黎平会议”上,当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博古、张闻天、周恩来、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经过激烈讨论,政治局采纳毛泽东向以遵义为中心的黔北进军的正确主张,作出《中央政治局关于战略方针之决定》,从根本上实现了战略转变,为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指明了正确方向。
对于这段历史,黎平会议纪念馆副馆长易同军认为,虽然长征比较艰苦,但是长征的精神是伟大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铁肩担道义,克服了重重前所未有的困难和考验,最终实现了革命的胜利,这种百折不挠的长征精神,应该是后人永远铭记、继承弘扬的支柱,更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长期积淀中形成的最伟大的精神。
欣喜地是,黎平会议所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正在一代代传递下去。现在,不管是青年学者前来学习考察,还是有关部门到此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亦或是游客参观游览,辐射范围已覆盖全国各地,每天接待游客量能达上千人。
游客多了,最直接的作用是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收入成倍增加。谢朝金在会址旁边开了第一家银饰店,一个月的收入在一万元左右,后来前往黎平会议会址的游客越来越多,周边新增加了几家银饰店,这让谢朝金充满了担忧:“一家人开店,游客只能来我这儿;增加了几家店,容易分流游客,收入会受到影响呢。”
没想到,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谢朝金的担忧是多余的,店铺增加了,游客也在大量涌进来,加上他还将银饰店开到了网上,收入不减反增。与谢朝金一样,今年73岁的徐业梅也曾有过担忧,她在会址旁边卖了10年南瓜饼和“马打滚”(当地特色小吃),由于成本低,跟着做的人越来越多,她以为会受到太大冲击。可是,随着游客的增加,一元钱一个的南瓜饼,一天也能卖到100多元,徐业梅开心极了。
如今,黎平会议会址已成为人们缅怀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纪念黎平会议功绩,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