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百余未爆弹见证首批赴黎维和官兵担当

2016年09月24日08:53 | 来源:解放军报
小字号
原标题:百余未爆弹见证首批赴黎维和官兵担当

杨应辉(前排右三)结合亲身经历讲述战斗故事。本报特约记者 凌 涛摄

“一块弹片击中扫雷参谋周峰的后背,差2厘米就进入胸腔……”国庆节前夕,第15批赴黎维和部队营区的未爆弹陈列区内,四级军士长杨应辉讲起10年前的那段惊险经历,簇拥在他身边的新一代维和官兵屏住呼吸,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2006年4月,中国维和部队182名官兵远渡重洋,来到黎巴嫩南部地区。3个多月后,黎以爆发大规模武装冲突。由于中国营营区处于双方交战的中心地带,每天都有大量炮弹在营区周边爆炸。随着冲突加剧,死神步步逼近:战火燃烧到中国营营区,3名值班的官兵受伤;希亚姆哨所被炸,杜照宇等4名联合国军事观察员牺牲……

面对死亡的威胁,维和官兵坚守战位,不仅30多次冒着枪林弹雨外出进行救援,还在战后积极帮助当地群众清排了大量未爆弹,其中大部分被销毁,仅有百余枚经技术处理后被当作历史见证留了下来。

斗转星移,这些未爆弹如今已是锈迹斑斑,却让当年的英雄壮举更加熠熠生辉。随着脚步的移动,杨应辉的讲述也更加扣人心弦:一枚航弹钻入地下12米深,不知什么原因没有爆炸。时任扫雷连连长陈代荣带领几名技术骨干,把遗书压在箱底,义无反顾走向现场。苦战4天,他们终于将这枚航弹挖了出来。

“首批赴黎维和官兵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维和部队副指挥长、陆军第14集团军司令部工兵防化处处长叶履强告诉记者,他们把战火中涌现出的英雄故事当作生动教材,广泛开展“讲‘蓝盔’故事,当‘蓝盔’传人”活动,结合重大节日组织重温入党誓词,举行祭奠烈士仪式,使官兵在追溯历史中深刻理解“出国维和为什么”“履行使命靠什么”。此外,他们还收集10年来的维和影像资料,制作成专题纪录片,进一步深化教育效果。

记者了解到,自今年5月下旬部署到任务区以来,维和官兵全面展开“蓝线”扫雷、栽桩作业、掩体构筑、人道主义救援等工作,荣获联黎“司令嘉奖”。

(《解放军报》2016年09月24日 02版)

(责编:黄子娟、袁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