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军事

武警昆明森林支队以强军文化推动部队建设(图)

【查看原图】
官兵们与驻地群众一起载歌载舞。
官兵们与驻地群众一起载歌载舞。
来源:人民网-军事频道  2016年10月14日15:37

人民网昆明10月14日电 春城昆明是歌的故乡、舞的世界,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驻守在这里的武警云南森林总队昆明支队官兵们,在守护绿色资源,维护生态安全的同时,充分利用驻地得天独后的文化资源,加强部队特色文化建设,为绿色警营增添无限春色。支队连续十年被武警森林指挥部评为“基层建设先进单位”,被武警部队树为“基层建设标兵支队”;2014年10月,成功举办了武警森林部队“基层文化工作”试点现场会,文化工作先后3次获表彰。

警民同乐促团结

被誉为“天下第一奇观”的昆明石林,作为“阿诗玛”的故乡,因为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浑实厚重的历史底蕴成为全国著名的文化游览目的地和电影拍摄基地,驻守在这里的石林中队官兵与驻地群众有着浓厚的鱼水情。

世代生活在这个神奇美丽地方的彝族同胞因生存环境的限制,大都保持着依山而居,靠山吃山的生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延续着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损坏。如何在完成好保护生态环境任务的同时又能促进民族团结成为摆在石林中队全体官兵面前的最大问题。中队官兵针对彝族群众特别能歌善舞、崇尚文化的特点,积极与石林艺术团、阿诗玛艺术团等驻地专业团体联系。在专业人员帮助指导下,先后排演了具有浓郁彝族特色的《搓拍大三弦》《甩汗舞》《森林官兵爱彝族》《警民一家亲》等深受驻地群众喜爱的12个舞蹈。每逢元旦、春节和当地特有的火把节等重大节日,官兵们都会以森林防火宣传、保护生态环境宣传等形式深入各村寨为石林人民尽情地载歌载舞,在提高驻地群众防火意识和保护生态环境意识的同时,又表达了官兵们对驻地的热爱和对人民的忠诚,进一步密切了警政警民关系,促进了民族团结。近年来,驻地森林火灾发生率连续下降,无一次重大森林火灾发生。中队连续10年被总队评为“基层建设先进中队”,4次被指挥部表彰为“基层建设标兵中队”,至今没有离开过先进的行列。

特色节目铸警魂

该支队先后成立了锣鼓队、快板队等8支特色文化队,参加各类表演100多次。“真没想到,这些小战士还会舞龙!”“这个节目编排得有水平!”2016年1月4日,在昆钢集团金方钢城幼儿园冬季运动会上,安宁大队的龙狮表演尚未结束,掌声、喝彩声经久不绝、响彻云霄,官兵们精心排练的舞龙舞狮表演获得满堂喝彩。

有着“天下第一汤”美誉的昆明安宁,因其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是有名的“火窝子”,震惊全国的2006年“3?29”森林大火就发生在这里。驻守在这里的安宁大队每年都要高频率出动扑救森林火灾,如何以特色文化节目提升部队战斗力成为全大队官兵积极思考的问题。经广泛征求官兵意见,大队确立了组建龙狮表演队的思路。舞龙舞狮动作难度大、技巧性强、体能素质要求高,训练非常艰苦,但非常适合青年官兵好动的特点,深受官兵喜爱。2010年,在总队举办的首届“精武杯”军事训练比武中,安宁大队轻松一举夺得桂冠,同时还取得五个单项成绩第一的好成绩,用三中队班长李进的话来说:“这些比赛项目的强度与我们舞龙舞狮的训练相比,强度小很多,所以我们取得这样的成绩也是应该的。”在2012年春节、清明节两个时段突发的8场森林火灾中,该支队官兵转战多个火场,在作战环境地形生疏、作战条件艰苦、持续作战时间长的不利因素多的情况下,最后都安全圆满完成任务,也与支队大力开展特色文化密不可分。

文艺轻骑树榜样

说起直属大队,在昆明认识的人并不多,但提起“林鹰军乐团”,在四季如春的“春城”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在昆明的各个少数民族地区,他们精彩的表演,让少数民族兄弟姐妹们大开眼界、赞不绝口,漂亮的彝族姑娘还用独特的方式向他们的客人泼水祝福,被各族群众誉为“欢乐的侍者”。

每到扑火间隙,他们就在火场边上开起“演唱会”,把防火服当作舞台最流行的服装,把二号工具当“麦克风”,把灭火器当“架子鼓”,文艺骨干充当主持人,“在我心中,曾经有一个梦……”相声、小品、独唱、快板、演讲等丰富多彩的节目渲染了整个“演唱会”。在一次次的欢笑声中,官兵们都没有感觉疲惫,始终精神饱满,以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精神圆满完成了上级赋予的每项任务。在“3·29”、“4·16”、“5·21”等重大森林火灾扑救和“7·9”姚安抗震救灾间隙,他们还为救灾官兵和临时安置点被迫撤离家园的1000多受灾群众慰问演出,有效地激发了官兵士气,激励了灾民鼓起勇气,早日战胜灾难、重返家园。在今年的军事训练考核中,官兵们充分发挥日常所练,不管是干部还是士兵,个个精神昂扬,没有一人掉队,考核总成绩名列前茅,受到考核组的高度评价。(张桢林、龚?)

分享到:
(责编:王璐佳(实习生)、闫嘉琪)

相关图集

查看更多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