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解放军多部队试用战场版保障卡 终于向外军看齐

2017年02月22日08:42 | 来源:人民网-环球时报
小字号
原标题:解放军多部队试用战场版保障卡 终于向外军看齐

官兵展示军人保障标识牌

近日,有记者从军委机关有关部门获悉,解放军军人保障标识牌在陆军某部试验试用基础上,在海军、空军、火箭军等13支各类型部队展开全面试验试用,进一步检验各项战技术指标,论证不同环境的应用模式、平时和战时应用的组织模式以及拓展应用功能需求。而这一被誉为“战场版”的保障卡到底有什么作用呢?

据报道,2011年我军推广应用军人保障卡,该卡主要用于平时。2013年11月,经中央军委批准,我军启动军人保障标识牌设计研制工作,经过技术攻关、联合研制和在陆军部队小范围应用,目前已完成相关产品的研制和联调联试。

据军委后勤保障部综合计划局负责人介绍,标识牌的研制充分考虑未来战场环境和保障管理需要,主要包括主牌、无源副牌、有源副牌和手持机等,增加战场救护、伤员搜寻、遗骸确认、生物特征辨识等功能,采用先进实用的新材料和智能芯片技术,集成融合相关指挥保障信息系统,扩充完善军人保障卡数据库,建立了配套相关法规制度。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军事专家21日对《环球时报》记者介绍,早在一战时,西方国家的军队就开始采用类似的名字牌,二战时这种情况则更加普遍,那时的名字牌是采用冲压的金属牌,上面标有军人的姓名、军号、血型等信息,它一方面方便在战场上进行输血等紧急救治,另一方面,由于现代战争武器的残酷性,军人阵亡、躯体无法辨识或失踪时可以通过金属牌来进行辨认、搜寻。同时,西方军人的名牌还有一个功能,就是一旦被俘,它将代表军人的身份,也将意味着享有日内瓦公约确认的战俘相关权利。

专家称,目前中国的战场版保障卡主要配发作战部队,经过之前陆军某部队的小范围试用后,开始在其他军兵种范围内进行大范围试用。他强调,中国的保障卡里内置了智能芯片,功能已经远远超出一个名字牌,而是一个战时小型个人数据库。经过扫码等处理,其中不仅包括姓名、血型等个人信息,还包括应配发什么样的补给,医疗方面有什么禁忌,比如药物过敏、之前负伤的情况等。专家认为,该保障卡未来还可以附加更多功能,但某些功能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会被激活,比如,小范围的定位功能,便于救援人员的后续搜索。 (刘扬)

(责编:黄子娟、闫嘉琪)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