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战训法创新助推战斗力拔节

2017年03月20日10:57 | 来源:解放军报
小字号
原标题:战训法创新助推战斗力拔节

第26集团军某旅制定实战化军事训练实施细则

官兵携行装具告别单一版本

“先共同、后专业,量力而行、重在参与”,这是以往第26集团军某旅新兵下连之初参训时的基本要求。近日,笔者在该旅20公里全员全装负重强化训练现场却看到,新兵和老兵一起参加实战背景下的强行军、爆破器材使用、夜间警戒等体技能课目考核,接受高强度的“战场考验”。这是该旅结合实际细化实战化训练带来的新变化。

去年底,这个旅在深入研究上级相关文件和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制订出台《贯彻实战化军事训练实施细则》,涵盖党委治训管训、指挥技能训练、考核比武拉动、教学保障等13类35项工作88条具体内容。笔者翻开《细则》发现,每项工作由谁来抓、采取什么方式、达到什么标准、何时完成以及奖惩措施等都规定得具体明确。以20公里全员全装负重强化训练为例,就有每月组织不少于1次、每次不少于12小时、训练考核内容不少于4类10个课目等具体要求。

笔者了解到,过去由于对常态化拉动携行物资要求不细,个别连队主官“以不变应万变”,只要拉动演练,官兵携行装具都是一个版本。现在,《细则》对全员全装出动、应急遂行相关任务出动、应对各类抢险救灾及突发事件紧急出动等拉动演练的人员着装、物资携带、出动路线都作了明确要求,因需而变让基层训练有章可循,督导组检查有据可依。该旅还成立训练监察组,每周深入基层不少于两次,监察结果在周交班会上通报,确保《细则》落地见效。(岳立新、颜士栋)

南部战区空军某雷达旅机动营着眼实战创新训练模式

课目融合训练突出机动预警

初春,华南某地,南部战区空军某雷达旅机动营通过蜿蜒山路快速向预定阵地挺进。记者随行采访,看到行进间“敌情通报”传来,车队快速变换队形、进行伪装防护。营长郭涛告诉记者,他们探索异地驻训、联合驻训等训练模式,将专业课目与战法训练融合推进,有效提升了部队机动预警能力。

该营梳理总结多次参加大项演训任务的得失,着眼部队作战任务特点,探索新的训练方法:大幅调整各机动分队每年担负日常战备值班与开展机动训练的时间比例;突出远程机动、夜间机动和连续作战,练无依托保障,练情报快速入网,练战时特情处置;以战法课题带动整体训练,以联合编组训练为主要形式,开展以装备全功能操作运用为重点的战术训练。该旅领导告诉记者,以机动营为代表,全旅训练打破“按部就班”,让必训课目和战法课题融合进行,高难课目和综合课题逐波次推进。

采访中,记者翻开一份训练登记本看到,自去年11月开始,他们与驻地军兵种部队、科研院所先后4次携手开展“低慢小”目标搜索、雷达干扰对抗等课题研究验证。前不久,他们在陌生地域3次连续机动补网补盲,验证了丘陵地带开设方法及装备低空探测性能。(特约记者武艾丽、范以书)

新疆军区某师探索高寒山地作战编组新模式

便携式火器班组踏上“风火轮”

便携式防空导弹班组搭载步战车追歼“敌”武装直升机;便携式反坦克火箭组搭乘新型突击炮车快速通过山地障碍,下车攻击“敌”装甲目标……3月上旬,笔者在新疆军区某师训练场看到,科学搭配而成的“新型编组战斗队”在连贯考核中,发挥其火力优势,一路闯关夺隘,令人刮目相看。

“便携式火器因其体积小、重量轻和携带方便等特点,往往能在战场上发挥出意想不到的作战效能。但在高原高寒条件下作战,受高原缺氧等因素影响,人员体力消耗大、火力转移速度慢,制约了便携式火器作战效能发挥。”提及新型编组模式,该师领导道出原由。

为尽快缩短这一新编组模式的磨合期,该师按照“火力互补、同类整合”的原则,抽选各专业的精兵强将,配强教练员和骨干,先期进行探索实践。为解决战车空间小、搭载乘员受限和弹药安全问题,他们反复进行摸索实践,探索出减员操作、一专多能和装箱固定等方法。他们还将新编组战斗队拉到戈壁、沙漠、雪地等陌生地域进行训练,锤炼新型编组快打快撤、连续突击和协同作战等能力。

便携式火器班组踏上“风火轮”,作战效能明显提升。笔者在训练场看到,上士李步正携带便携式防空导弹搭载步战车高速通过近5公里的涉水和起伏路段后,迅速下车占领发射阵地,对空中运动目标进行射击,步战车则对地面目标进行射击,双方配合默契,协同精准,一举命中多个目标。(李康、张翀)

(责编:王璐(实习生)、闫嘉琪)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