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海军黄埔军械修理厂建立新模式保障海军走向深蓝

2017年03月31日08:27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打造战舰“4S店”(创新故事)

  汽车需要维修时,可以送到4S店,而大洋上的战舰需要维修怎么办?去年进行的“环太平洋—2016”演习历时69天,其中海上昼夜航行56天、一万多海里。茫茫太平洋,无风三尺浪,对维修保障能力要求极高。海军黄埔军械修理厂派出精干力量,全程参加了演习保障,工厂员工路连洪克服风浪颠簸、时差等不利条件,及时排除故障隐患,确保舰炮性能稳定可靠,以零故障完成多次射击任务,被评为“十佳环太尖兵”。

  成绩的背后离不开模式的创新。作为一家创建于1953年的老牌装备保障企业,海军黄埔军械修理厂承担了数千海里海防线上的海军装备保障任务。早在2005年,针对海军武器装备发展及编制体制调整,工厂主动适应,提前作为,紧贴部队需求,以实现无缝隙保障为目标,为部队提供24小时贴身守护式的服务,打造战舰“4S店”。

  工厂将保障重心前移,在各方向装备驻泊地设立保障中心,能够缩短保障空间和时间,破解应急保障常态化的难题。海军黄埔军械修理厂还按照大保障、大平台、大体系的思路,进行厂内系统整合、军内资源整合和军民融合保障,减少了中间环节,实现由单一的武备系统向电子、航仪等多个专业拓展;同时以保障点为依托,形成以点带面的新格局;通过与设备生产厂家、科研院校建立“装备保障联盟”,使竞争对手成为战略合作伙伴,实现保障力量的资源整合和技术共享。

  黄埔军械修理厂三亚分厂是工厂战略实现的星火之源,通过有力实施,三亚分厂架起了保障力与战斗力无缝隙衔接的平台,实现从被动等待到主动服务部队的转变,从单一装备维修到系统综合的转变,从应急机动到应急常态化的转变,持续推进精益管理、精准维修。三亚分厂还与多家科研单位建立军民融合一体化保障中心,极大地促进了军民融合,达到了转变保障力生成模式和提升综合保障实力的预期效果。

  模式的创新离不开人才。在海军黄埔军械修理厂,既有12个科研项目荣获“军队科技进步奖”的“专家型厂长”史媛媛,也有做事猛、学习猛的技术干将“老猛”何国南;既有“不看图纸也能修”的装备“金刚钻”谢德柱,也有钳工、焊工、钣金样样精通的车间“万金油”胡俊松。他们敢立潮头、锐意创新,用行动诠释了“干军工光荣、保装备神圣”的装备维修保障领域工匠精神。

  近年来,海军黄埔军械修理厂在总人数变化不大的条件下,保障专业、保障装备型号数量大幅增长,不断构建着与海军走向深蓝相适应的装备保障新体系。(谷业凯 单华春 张 晶)

(责编:王璐(实习生)、闫嘉琪)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