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专题策划>>典型>>中部战区空军地导某团——“转型先锋”的战略担当

相敬如“兵”,这拨地导人的导弹情缘

2017年05月04日16:03 | 来源:人民网-军事频道
小字号
弹起靶落1 吴彬 摄
弹起靶落1 吴彬 摄

你若问一个新战士,是什么让他交出自己的十七岁、十八岁?你若问一个退伍老兵,又是什么支撑了他那些艰难灿烂的岁月?我说不清,可作为地导人,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情有千千“劫”

这是一个发射前夜。

与导弹“告别”成了地导营的“传统”。二连战勤班全体集合,向陪伴他们训练多时的“老伙计”敬礼,并把最好的愿望呐喊向天空:“老伙计,打准点儿。”

面对每一次“撤、走、进、打”,每一次键盘布阵、荧屏练兵,每一次提起“全营一杆枪”,每一次“弹起靶落”的喜极而泣,这拨人单单比别人多了一点“痴魂”。对于装备,他们也有自己的“三个绝对”、“三个相信”。

任务地高温、风沙大,对人和兵器都是一项巨大考验。帐篷被风一卷就会飞上天去,一个诙谐却感动的场景就出现了:一群人在里面商讨布局、研究对策,一群人在外拉住帐篷、拽住支杆。沙子随风堆出沙丘,屋内黄沙覆盖,老天爷永远不会和人商量他的“行程安排”。而那一头的“海归”兵器,即使经历了各类“日维护”的精心呵护,还是少不了自己的“小脾气”,闹了一出“水土不服”。

某次任务期间,总工贺立华和他的战友们就经历了这样一个“紧急一小时”。马上开打,突然高压打火出了问题,雷达后面的高压线断了,少一相电。两个故障“双管齐下”,让人紧张的捏了一把汗。经验丰富、手法老道的贺总工内心一样焦急。一系列“手法处理”正在紧张进行,此时离导弹发射只剩下十分钟。人心忐忑又期待不已,功检后,导弹一举发射并命中目标。尾焰拖拽而出的痕迹,全营上百号兄弟拥抱呐喊,高举战友抛向天空……那些在艰难中紧握的手,那些因为导弹攥出的热情,都在这一刻淋漓尽致。

对于兵器和人来说,维修保养的经历就是一个“取经”的过程,更是一个“熔炉再造”的全新经历。从引进装备到自主操作保养到逐步摸清性能“门道”,随着工作环境在不断发生变化,随时检修排故,发挥兵器最大潜能,随时准备拉出就打,检验部队复杂条件下应战能力,也成了一项必备技能。

某次演习中,雷达出现临战故障,部队又未携带专业的保障备件,“没有工具就想方设法就地取材,绝不能让兵器在战场上‘趴窝’!”缺乏设备,他们请教随行保障的工厂专家,仿造车间中的专业工具,自行改装了一套维修设备。缺少备件,他们就从随队的保障车辆中一辆辆的检查,挑选出质量最好的轴承进行改装,使用国产润滑油配合保障。“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次棘手的装备故障出人意料的成为了一次国产化备件保障能力的临战检验,而且还交出了让人惊艳的“成绩单”。

这让现场指挥的贺立华感到十分欣慰:“从克服恶劣环境,到临战抢修,再到国产备件保障,演习场上的各种情况,充分证明检验装备性能和部队战斗力的最佳地点还是战场!”只有在平时勤磨“尖刀”,才能在战时当“刀尖”。

“领头雁”助力梦想衔接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老师”这个词成了该团对技术骨干的统称,时间久了,成了一个“时髦”称呼。坚持一天容易,坚持一个月、一年,几十年……父辈年纪的老助理们在他们热爱的专业领域发挥着“工匠精神”。他们坚信,每一枚导弹都是自己的“儿子”,做好每一次测试就是自己做“父亲”的责任。每当“老师”们走进阵地,官兵眼中尽是期待之情。解决实际问题,与官兵耐心交流工作心得,讲述自己任务经历的各种“小尴尬”,让教学氛围变得愈发生动。而“老师”们对于装备的认真和对未知知识领域的渴求常常让在场的官兵深受鼓舞。“三人行必有吾师”,“老师”们也常常和官兵们探讨新的技术难题,一个动作可能要重复上千次,要保证上千次中不走样。为年轻同志“打样”的过程,本身就是在为自己砥砺强能。

而面对交装问题,用贺总工的话来说:“装备交装不是装备退役,我们要让它风风光光的再次担负其他战备值班。”大家从头梳理装备特点、技战术性能,以及一些“小脾气”、“小个性”,“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问题多”,排除所有故障,只要能找到配件,走遍全中国也要配置解决。争取“零瑕疵”对接,就是我们对兵器的“敬畏之情”。忆往昔峥嵘岁月,经历大批人才装备的培训、分流、交接,贺总工隔着这些年的辛苦路往回看,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人才建设现已作为党委一项重点工程建设,分流289人次,为整个兵种部队建设做出贡献,成为名副其实的导弹部队的“人才摇篮”。看到曾经的“老伙计”和“小徒弟”相继出师,到新的岗位再次履职,一种朴素的成就感由然而生。

随着对士官队伍的重点培养,士官操作班子的相继成立,骨干队伍已可以自主进行施教帮带,涌现出一大批技术过硬、专业精通的“种子选手”,逐渐成为各自领域的“兵专家”,在地导部队刮起一阵“雁阵效应”。年轻骨干成长的“快车道”不断打通,干事创业的障碍不断清除,汲取充电的渠道不断拓宽,这种“走出去,请进来”的“开放”模式,将让知识储备和人才培育“互通有无”的情怀持续发光。 (孙天依、 赵润森)

(责编:黄子娟、闫嘉琪)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