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你把主要精力用在准备打仗上了吗

2017年05月31日09:28 | 来源:解放军报
小字号
原标题:你把主要精力用在准备打仗上了吗 - 解放军报 - 中国军网

  打赢战争是军队的“头等大事”和“第一责任”。军队是为打仗而存在的,当兵打仗理所当然,带兵打仗天经地义,作为军人,主要精力不用在研究作战上,主要心思不用在琢磨打仗上,主要时间不花在主业主责上,何谈价值、何谈打赢?

  毋庸讳言,前些年,不良政治生态造成的问题积弊,长期和平环境带来的和平积习,使一些人或是把主要心思放在了出名挂号上,或是把主要时间花在了迎来送往上,抑或是把主要精力用在了工程建设上,致使部队研究打仗的氛围不是很浓,琢磨训练的人员不是很多。

  面对林林总总的“五多”、形形色色的“四风”,很多人埋怨:主要精力都被这些东西占去了,哪来的心思抓打仗?如何使官兵特别是领导干部把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把各项工作向打仗用劲,成了全军官兵对改革后的一大期待。

  近年来,随着纠“四风”的“紧箍咒”越念越紧,治“五多”的“篱笆墙”越扎越牢,全军大抓军事训练的氛围更加浓厚。然而,面对“你把主要精力都用在打仗上了吗”的提问,每个人都能给出肯定的回答吗?

  应该说,绝大多数同志交出了合格答卷。但也要看到,面对正风反腐的高压态势,有人把主要精力用在了所谓“安全着陆”上:把正常的战备建设喊停了、把规定的合法福利取消了、把该拍板的事情上交了,成了不想出事也不求上进的“孙连城”;面对战备训练的更高要求,有人把更多心思花在了修身养性上:办公室里临摹书法、回到家里伺候花草、节假日里品茗打牌,成了看上去很忙其实很闲的“老干部”;面对编制体制改革后的新情况,有人把更多时间花在了“平稳起步”上:险难课目压缩了,夜间训练取消了,实战化指数降低了,成了指挥所里不闻硝烟味的“太平官”。

  军不思战,国之大难。“来如天坠,去如屯逝”的蒙古大军在建立元朝后战斗力锐减,主要原因是其将领们“心在家上、财上,不思战场”;李自成的大顺军在占领北京后迅速溃败,一个重要原因是将领们不思金戈铁马,常思声色犬马。一支支曾经摧枯拉朽、不可战胜的军队废弛战备的悲剧警示我们:“虑不先定,不可以应卒;兵不闲习,不可以当敌。”只有时刻把主要精力用在练兵备战上,才能始终保持箭在弦上、倚马可待的战备状态。

  俗话说:“干什么就吆喝什么。”军人生来为战胜。如果一名军人对研究作战缺乏兴趣,“身在曹营心在汉”;对钻研打仗不动心思,“占着位置不干事”,就不是一名合格军人,就该经常听听一位退休老红军振聋发聩的考问:“军人嘛,不琢磨打仗琢磨啥?”

  一名军人,是不是把主要精力用在打仗上,体现职业精神,彰显忠诚担当。在这方面,我军很多将领给我们做出了好样子。开国中将姚喆研究打仗成癖,称自己“除了打仗,什么也干不了”;李达将军外出必带“老三样”:地图、指北针、放大镜,对全国的2000多个县名倒背如流;粟裕大将终生不会打牌下棋,不会喝酒跳舞,最大的爱好是看地图,最大的追求是尚武,最向往的地方是战场,一想到打仗就会几天几夜不合眼,这才“尽打神仙仗”,被毛主席誉为“最会打仗”。正是因为过去我军一大批将领把打仗当主业、专业,才取得了一场场以弱胜强的战争胜利,才尽早赢得了国家和民族的解放与独立。

  恩格斯说:“对战略和战术的改变起变革作用的是‘更好武器的发明和士兵成分的改变’”。当前,我军“脖子以下”改革深入推进,如何使新体制、新装备、新人员尽快形成新的战斗力,没有捷径可走,只有不惮风霜与苦辛,不断强化“任期内打仗、随时准备打仗”的思想,心无旁骛钻研信息化装备、聚精会神提高信息化作战本领,肯下“笨功夫”“慢功夫”,才能确保随时拉得出、上得去、拿得下。

  丘吉尔曾言:“如果我们事先做了充分的准备而战争没有爆发,我们失去的可能只是黄金。但如果我们事先没有做好准备而战争突然爆发了,我们失去的将是整个大英帝国。”“事先准备”是什么?是打仗准备!把打仗当专业,把当兵当事业,事事以提升战斗力为根本目的,时时以能打胜仗为根本指向,就会在“习而用之,一可当百”中,成为战斗力超强的强军先锋。

  (季志宏 作者单位:第四军医大学)

(责编:闫嘉琪、黄子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