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军香港的“大渡河连”,今日是否雄风依旧?
官兵学习连队光荣历史 摄影:周汉青
【连队档案】驻香港部队“大渡河连”是一支诞生于秋收起义烽火中的红军连队,是人民解放军中最早将党支部建在连上的连队之一,历经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边境作战,参加大小战役战斗1000余次。长征途中,连队十七勇士强渡大渡河,为中央红军北上打开胜利通道,从此被誉为“大渡河连”。抗日战争时期,连队先后参加首战平型关、袭击冯家沟、血战大龙华、激战黄土岭以及辽沈、平津等大小战役战斗1000余次。1997年7月1日,连队作为驻香港部队陆军部队的先锋,首批进驻香港履行防务。九十年来,该连先后3次荣立集体一等功,9次荣立集体二等功,12次荣立集体三等功,涌现出了熊尚林、韩玉清、王成富等360多位战斗功臣和英雄模范。2000年6月被中央军委授予“香港驻军模范红二连”荣誉称号。
1935年5月25日,红一方面军第1军团1师1团1营2连连长熊尚林率领17名勇士渡河突击队乘着仅剩的一只木船,冒着密集火力,顶着急流险浪驶向对岸。小船行至中流,风急浪大,敌人火力猛烈,一个战士负伤,小船也被敌人子弹打穿,船舱不断进水。勇士们临危不惧,不顾一切向对岸的敌阵进攻,很快占领了渡口。敌人不甘心丢失渡口,发起了疯狂反击。在部队掩护和17勇士奋力还击下,最终击溃敌守军,抢占沿河工事,牢牢控制了渡口。
82年前,二连十七勇士强渡大渡河,为红军北上开辟了胜利通道,被誉为英雄“大渡河连”。
82年后,从枪林弹雨的战场,到霓虹闪烁的香江,十七勇士精神代代相传,英雄群体光芒永续。连队戍守香江20年雄风不减,被中央军委授予“香港驻军模范红二连”荣誉称号。
“敢当先锋、敢打头阵,时刻保持奋勇争先、冲锋猛进的战斗姿态;能打恶仗、善打硬仗,始终闪耀敢打敢拼、攻坚必胜的血性豪气。”从1927年秋收起义建连至今,九十年来连队南征北战、历经考验,在血与火的砺炼中铸就了“勇往直前、敢打必胜”的钢铁连魂。
从战争年代到和平时期,从驻守内地到进驻香港,“大渡河连”历经血与火的洗礼,经受特殊环境特殊考验。强渡大渡河虽已过去八十年,但这场战斗留下的精神财富却时时激励官兵,坚定理想信念,激励强军斗志,争做“四有”军人。
在精神传承中培塑血性豪气
听党指挥信念坚定 摄影:周汉青
重温“大渡河连”精神 摄影:周汉青
走进“大渡河连”,扑面而来的是一片龙腾虎跃、热火朝天的练兵景象:射击场上,枪响靶落,弹无虚发;障碍场中,身轻如燕,动作敏捷;拳术场里,一招一式,刚劲有力……
面对“挂金牌、当标兵”军事训练比武考核,官兵们信心百倍:奋勇争先、攻坚必胜是当年十七勇士创造奇迹的精神旗帜,现在我们要将这面旗帜插在比武场上。
夺第一,扛红旗,这是根植于“大渡河来连”官兵血脉的自觉行动。进驻香港后,在连队荣誉簿上,已数不清收获了多少个第一:第一次开放军营,第一次在公众场所表演刺杀、仪仗和舞龙舞狮,第一次参加军兵种联合演习……
豪气源于信念,源于对连魂精神的传承与弘扬:新兵分到连队,第一件事就是参观连队荣誉室,在红色传统的洗礼中坚定理想信念;每逢重大节日、执行大项任务,官兵都要缅怀革命先烈,叫响“敢当先锋、敢打头阵”的血性口号。指导员范建超告诉记者:“战争年代,连队当先锋,打头阵,创造了激战黄土岭、血战大龙华等抗日传奇;和平时期,我们坚持用革命精神滋养官兵血性豪气,培塑官兵敢打必胜、奋勇争先的狼性虎气。”
新兵唐浩成,家里经营房地产是“富二代”,原本也是满腔热血参军入伍,没曾想高强度的军事训练和紧张严格的军营生活给他来了个“下马威”,让他对自己的选择产生了动摇。连队第一次组织3000米长跑训练,他跑了不到一半就退了下来,坚持要求退伍回家。时任指导员周磊把唐浩成带到荣誉室,指着一双磨烂的草鞋告诉他,当年平型关大捷,连队战士穿着这双草鞋冒雨急行军赶去阻击日军,很多战士累到吐血仍如猛虎下山般战斗,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望着一件件先烈们留下的战斗物品,面对一面面连队官兵奋勇拼搏获取的奖牌锦旗,唐浩成受到了极大触动。在连队授旗宣誓仪式上,唐浩成和另外3名新兵从老班长手中接过 “大渡河连”连旗,“熊尚林”“到!”“罗会明”“到!”……连长马章华高声呼点“大渡河十七勇士”的名字,全连官兵齐声答“到”。声声呼喊,再一次撞击着唐浩成的心灵。
讲连史故事、读红色书籍、看红色影片、唱红色歌曲,日子一天天过去,唐浩成悄然发生转变。从中午主动加班练投弹,到睡前加码强体能,他的进步得到了全连官兵的认可,在入伍的第30天,唐浩成被营里评为 “进步之星”,年底军事训练考核中,他又以步枪射击第一名的成绩被旅嘉奖表扬。在红色基因的激励下,连队官兵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战斗精神。
向党旗宣誓 摄影 周汉青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