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追寻一个红军连队的“当代史”

2017年08月07日08:30 | 来源:解放军报
小字号

2017年6月,第72集团军某旅上士翦炫延和儿子一起观看自己在网上连史馆中的荣誉照片。刘先冬、鲍 猛、胡 泊摄

2016年11月,“工兵红一连”老连长、开国将军王耀南之子王太和老先生来到连队,给官兵讲述“长征第一桥”的光荣战史。刘先冬、鲍 猛、胡 泊摄

编制调整后,第72集团军某旅组织各连队开展“人人进连史”活动,每名官兵在连史册上签字、按手印。刘先冬、鲍 猛、胡 泊摄

离开工兵红一连4年,周巧春逢人就讲自己的光荣史,“我在那个被写进语文课本里的连队当过指导员”。

周巧春跟人“吹”自己的老连队,讲的几乎都是建连初期战争年代的事。聊到连队近况,他往往皱着眉头想半天,“都是些正常工作训练吧”。

在他印象里,一连一直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每个月自主教育时间用来“学忆传统”。如今,这个习惯连队还一直保持着,对七八十年前的“连队辉煌”,随便一名列兵都能做到张口就来。

但谈到“近年来”,新兵却大都“不清楚”,老兵也多像周巧春一样“印象不深”。

这是隶属陆军第72集团军某旅的一支红军连队。建军90周年之际,连队官兵在回望历史时发现一个现象:越远的越清晰,越近的越模糊。

从连史簿到连史室,当代史“失重”显而易见

工兵红一连的连史簿,全书102页。从1999年至今的历史,不足4页,中间还有些许断代,简略如大事记。

连长周刚翻看最多的,是最前面13页,从建连到参加长征5年间的历史。以他的经验来看,不少参观者是冲着小学课文《吃水不忘挖井人》来的,“必须把前后的历史脉络搞清楚,确保问不倒”。

为解决瑞金沙洲坝人民群众吃水难问题,1933年,毛主席带领工兵红一连官兵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当地群众在井边立了一块石碑:“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连史簿以大量篇幅详细记载着工兵红一连历史上的三个“第一”:“红军第一井”“工兵第一连”“长征第一桥”。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荣誉再一次达到高峰”的“近年来”,在连史簿上的记录不到70个字。

“没能在连史簿里留下些什么”,成为谭照杰的最大遗憾。这个兵龄满16年的待转业士官是土生土长的一连兵,立过2次三等功,是连队十几年来唯一一名二等功臣。一次首长来队视察,谭照杰负责装备解说。末了,首长当着众人表扬:“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班长之一,一口清问不倒。”

谭照杰的遗憾,也是连队不少官兵的遗憾。

事实上,这个连的当代史不仅在连史簿里少得可怜,在连史室的“失重”同样显而易见。指导员汪涛把自己数十次解说连史的经历进行了一番量化描述:一场参观用时约30分钟,留给当代史的,不足3分钟。

“比起连史簿和连史室,当代史最大的‘失重’是在官兵头脑里。”汪涛说,近期他们组织了一场问卷调查,对“连史上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全连67名官兵,写连史当代事件的仅有9人;列举“近年来连队参加的大项任务”,答出6个以上的只有11人。

不约而同,他们都在“寻找”工兵红一连

“他们是‘红井’挖井人,他们与南京渊源深厚……他们哪儿去了?”

2013年9月9日,《金陵晚报》以半个版面刊发通讯《寻找工兵红一连》。

这样的寻找,不仅发生在地方媒体上,也成为两位白发苍苍的老兵的情结。

顾金根和诸明华是1959年走进工兵红一连的。2015年,两位80多岁的老战友别后相聚,约定共同寻找老连队。风尘仆仆赶到当年的营房旧址,他们才得知连队已移防外地30多年。他们又辗转到连队驻地军分区开具介绍信,“不找到连队决不罢休”。

“寻找工兵红一连”是多维度的,一些从工兵红一连出去的首长也经常来信询问连队的近况。

当外界寻找工兵红一连时,连队官兵也在忙着“找自己”。

谭照杰跟几名老士官掰着手指头盘点,发现近些年连队干的大事还真不少:2013年亚青会安保,2014年青奥会安保,“12·13首次国家公祭”安保,2015年“6+1国领导人会晤”安保,201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安保,2016年G20峰会安保……在这些举世闻名的盛会中,一连作为专业排爆力量,“搜排的是最核心区域”。

老兵们忘不了,2004年上级一纸命令,连队“鸟枪换炮”,成为“驾驭我军最新破障装备的新型工兵”。全连“一台仪器一台仪器摸索,一个课目一个课目攻关”,次年便形成实战能力。从那以后,连队一直都是集团军乃至全军的破障训练样板。

21世纪以来,工兵红一连年年被上级表彰为军事训练一级连、基层建设标兵单位,先后1次被授予荣誉称号,2次荣立集体一等功,7次荣立集体二等功。纵观整个连史,连队2次授称,获集体一等功7次、集体二等功13次。

一番追寻,官兵们发现,在不到1/5的连史时间维度里,他们创造了1/3多的荣誉。

“寻找工兵红一连”的《金陵晚报》发文感叹:“‘白龙马精神’今犹在”。

找到连队的顾金根和诸明华,在听完近况介绍后激动地说:“希望官兵多跟他们分享光荣。”

2014年,一位军区首长亲笔回信:“欣闻你们在过去的几年里,取得新的成绩和进步。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永不停步,在实现党的强军目标伟大征程中,再立新功!”

要么觉得“跟光荣的历史没法比”,要么“不好意思自己写自己”

当代史这么精彩,为何失重?

连长周刚认为,首要的因素就是大家认为今天的事与战争年代比,“不够出彩”。

当主官以后,周刚在连史室新增了3个展柜。一个是王耀南之子王太和来队时捐赠的文物,一个是抗美援朝战争时的连长蔡敬元捐赠的一条打仗缴获的美军毛毯。还有一个展柜,存放的是去年1月份连队在团开训动员上演示的破障专业课目成果——经过脱密处理的1张光盘和1本汇编资料。

这个演示课目的资料入不入柜,连队内部起初是有争议的。有人认为一套课目资料跟光荣的历史没法比。后来因为上级要来视察,连队觉得“不能没有近几年的东西”,这才入了展柜。

指导员汪涛记忆深刻的2012年演习,在连史薄和连史室里找不到任何痕迹。那场演习,连队辗转13个省市,出了不少成绩,“去年底退伍的一批下士提起当年仍回味无穷”。但也因为有人觉得“跟连史上先辈们干的事比不了”,仅仅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老兵一退伍,记忆就被带走了。

当代的精彩被遗忘,除了有意的忽视,还有无意的疏漏。汪涛说,很多大项活动面前只想着绷紧弦去完成任务,一完成,劲就松了,“没想过应该记录进连史”。

当代精彩不进连史,还因“不好意思”。

在连史簿里找不到自己,谭照杰虽然遗憾,但也坦言,“连史应该后人写,怎么好意思自己写自己”。

连长周刚有不同观点,“不能总指望后人,万一后人不重视,连史就可能断代”。他想了一套方案:由组织层面推动,每年连队上报需要添加进连史的资料,机关把关,领导审核,最后正式写进连史。

当年的事要讲,今天的事也要讲

几天前,提干离队3年的李天麒回连探望,看到自己当列兵时的事迹“印成了铅字”,直呼“没想到”。

今年初,连队出版了《工兵红一连新闻故事集》。这本32开的软皮书,收录了自2000年以来连队官兵自己写的故事。李天麒的事迹,在故事集里叫做《“明星列兵”挑大梁》。入伍半年,他就被团里评为训练尖子,以列兵身份代理班长,参加集团军工兵专业比武拿了集团装药单项第一。

李天麒更没想到的是,自己的事迹能在义务兵中“发酵”。看到故事集的第二天,上等兵刘小明在连队义务兵中拉了一个微信群“我要进故事集”。群里,不少同年兵较上了劲。

故事集引发的连锁反应,超出了周刚和汪涛的预期,他们没想到“当代史对连队意义这么大”。

没想到,老兵从中找到“那么大的自豪”——

“地质非常硬,一镐下去冒火花,一星期下来圆锹磨成平头锹,2个月人均挖断3根锹2柄镐……”连史室里,翻看故事集中当年连队施工的一篇报道,1998年退伍的郭怀军满眼含泪,一遍遍冲着同来的老婆孩子说:“我是工兵红一连的兵。”

没想到,官兵从中找到“那么大的动力”——

郭怀军那次来队之后,周刚对战士们的一句话印象深刻,“老兵当年用一锹一镐书写历史,我们现在每一扫把也是在书写历史”。

一番追寻,几多“没想到”。周刚和汪涛达成共识:“当年的事要讲,今天的事也要讲”。

他们准备趁移防搬迁的机会,扩容连史室,增添更多“当代元素”。如今,他们的想法得到旅领导认可,目前正在机关指导下加班加点拟制连史增补和连史室规划方案。

周刚憋着一股劲,“要让谭照杰们不再遗憾,让更多官兵受激励成为谭照杰们”。(王 飞)

(责编:韩笑(实习生)、闫嘉琪)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